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經濟臺 > 財經資訊 >

兼顧保增長控通脹 明年調控進入“敏感期”

發佈時間:2010年11月24日 08:45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中國證券報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對於明年的宏觀調控基調,分析人士認為,歷時兩年的“積極的財政政策和適度寬鬆的貨幣政策”可能有所調整。在經濟增速回落“小週期”和物價上漲壓力並存的情況下,明年可認為是宏觀調控的“敏感期”,相關政策可能會留有更多餘地。

  經濟形勢複雜

  分析人士指出,當前宏觀調控的複雜性和敏感性,在很大程度上緣于經濟數據“景氣交叉”的狀態。一方面,今年以來我國GDP季度增速逐季回落,儘管三季度以來工業增速、PMI等指標已企穩,但四季度乃至明年一季度,我國經濟同比增速仍可能下行。另一方面,7月以來物價漲勢逐漸加快,明顯增加了管理通脹預期的難度。

  去年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提出,宏觀調控“要處理好保持經濟平穩較快發展、調整經濟結構、管理通脹預期的關係”。四季度以來,央行重啟加息並兩次上調準備金率,國務院出臺控物價“16條”,意味著“管理通脹預期”的重要性已有所提升。分析人士認為,11月我國CPI可能再創新高,短期來看物價上漲壓力仍然存在,不排除中央將“管理通脹預期”甚至將管理通脹作為明年經濟工作首要任務的可能性。

  “保增長”和“控通脹”往往分別代表經濟收縮期和經濟擴張期的調控方向。從實際操作來看,管理通脹預期的同時往往會傷及實體經濟增速。分析人士認為,如果參考2008年年中時“一保一控”的調控經驗,可以將最近一段時期看作宏觀調控的“觀察期”。在這種局面下,政府不太可能出臺“一邊倒”的調控政策。如果明年二季度以後經濟增長局面更為明朗或物價調控出現新局面,屆時可能出臺更具針對性的調控政策。

  國家發改委宏觀經濟研究院一位負責人認為,除物價漲幅和經濟增速“一上一下”外,類似的數據“背離”現象還可以概括為:PMI上升的同時發電量下降,CPI上升的同時M2下降等。這意味著,宏觀調控既要控制物價持續上漲逐漸表現出來的通貨膨脹勢頭,又要防止貨幣、信貸、投資和工業下降過快引發經濟衰退,在經濟和物價之間實現短期均衡。

  貨幣政策可能適當調整

  由於國內外經濟環境出現變化,分析人士認為,明年我國的財政政策和貨幣政策的基調可能有所調整。

  財政部財科所所長賈康認為,最近央行的一系列政策信號表明銀根正在抽緊,但目前的物價上漲趨勢將不至於演變成大規模、全面的通脹,因此積極的財政政策基調可能不會轉向。未來財政政策和貨幣政策將由現在的“雙松”逐漸變為“一松一緊”。

  在物價上漲壓力之下,不少專家提出,已持續兩年的“積極加適度寬鬆”的財政貨幣政策基調,應有所變化,但具體形式則尚未有共識。有學者認為,過於寬鬆的流動性是推升蔬菜、糧食等食品價格的重要原因,未來我國應有意識地回收流動性,貨幣政策明年回歸正常化則成為題中應有之義。但也有分析人士認為,當前的物價上漲是勞動力成本、輸入性通脹等因素推動的,即成本推動型上漲。單純的反週期政策調節可能效果不明顯,需要財政政策更多發揮結構調整及補貼中低收入群體的作用。

  中國宏觀經濟學會秘書長王建認為,明年的宏觀調控政策可概括為“貨幣保增長,財政保穩定”。如果明年的GDP增長9%、物價上漲4%,考慮到經濟轉軌所需,廣義貨幣供應增速應維持在17%左右,以滿足實體經濟發展需要。財政政策方面,繼續大規模擴張的必要性不大,應在補貼中低收入群體等方面多下工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