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經濟臺 > 理財 >

盤點7大領域投資建議 “漲”聲下儲蓄搬家秘籍

發佈時間:2010年11月23日 09:22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世界經理人網站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蒜你狠”、“豆你玩”、“姜你軍”、“糖高宗”……一系列讓人哭笑不得的詞語在挑撥著“漲”聲下人們的神經。日常生活開支加大了,不少市民開始調整理財策略,將錢從銀行取出,紛紛轉入股票、基金理財、古玩市場,進行投資。

  理財建議 1:可多購買實物資産

  廣東省黃金協會首席投資分析師朱志剛表示,未來幾個月CPI還會繼續上漲,政府會出臺一些政策來干預,但物價上漲趨勢難以改變,此外,美聯儲的量化寬鬆政策會加劇全球的通脹壓力,股市及所有的大宗商品都會漲,如原油、有色金屬等,特別是黃金、白銀等貴金屬,所以投資者應該購買一些實物資産。

  民生銀行高級經理龐娉婷表示,如果投資資金較為充裕,應該在國內和國外的動産、不動産中按比例進行投資。但從目前的經濟情況來看,短期動産的比例應該相對配置多一點。

  理財建議 2:資源股大獲追捧

  雖然昨日大盤收盤跳水,但受到流通性以及通脹預期影響,A股有色金屬、煤炭等資源類股票再次受到市場資金的追捧。業內分析師表示,全球流通性氾濫以及國內通貨膨脹預期升溫,資源品價格有望走高。

  “全景數據決策終端”的監測數據顯示,昨日深滬兩市合計凈流出資金70.44億元,其中機構資金凈流入17.6億元,散戶資金凈流出88.04億元。在深滬兩市81個行業中,共有23個行業錄得資金凈流入,超過七成行業被凈賣出。其中,煤炭、有色等資源類股票獲得較大幅度的增持。

  數據顯示,煤炭採選板塊昨日全天凈流入16.29億元,遠超其他行業。有色採選板塊流入5.03億元,石油和天然氣開採、有色金屬加工板塊分別流入3.54億元、3.08億元,電汽熱水生産供應板塊流入3億元。在個股方面,西部礦業凈流入4.6億元居首,江西銅業、國陽新能流入逾3億元。

  有分析師表示,CPI高漲,物價上行,資源品價格會保持強勢,資源股中具有儲量優勢的有色金屬品種將可能有較大上升空間,貴金屬類股也可能有較好表現。

  金元證券分析師孫凡指出,在美元未來預期依然悲觀的情況,必然會導致大宗商品價格上漲,因此,銅、黃金、稀土等資源類品種價格有望繼續維持上漲。

  理財建議 3:銀行理財産品回報高

  調查發現,回報率比一年期銀行存款利率高的銀行理財産品有很多,穩健的市民可以尋找保本型的一年期理財産品,其回報率通常高至3%~4%。

  激進型投資者也可購買90%保本的銀行理財産品,這些類型的銀行理財産品投資回報率一般高達10%左右。

  理財建議 4:原油期貨可上漲

  北京中期公司交易部總經理胥金剛認為,現在已經不存在通脹預期問題,實實在在的通脹已經全面來臨。雖然中國的政策已經進入到抑制通脹的階段。預計未來還會有一到兩次加息,但這只能起到暫時的局部作用,解決不了長期的通脹壓力問題。而且隨著發達國家經濟的逐步復蘇,美日仍在釋放流動性,市場上巨大的流動性無法及時得到回收,未來一年內,傳導性的通脹還會疊加進國內。因此,長期來講,流動性需要尋找一個出路,中國通脹增長率都將在4%~5%左右的高位。因此錢放進銀行還是會貶值,但是投資要講策略。

  目前棉花、黃金、銅、玉米等大宗商品價格或接近歷史新高或屢創歷史新高,這已不是簡單的熱錢炒作。此時投資要講策略。比如棉花等農産品在CPI中的佔比很高,其價格將會受到國家政策首當其衝的抑制。此外,黃金的投資市場很小,不足以裝得下龐大的資金,因此資金將另尋出路。

  而每桶原油價格只有90美元不到,但其危機之前的價格高位是150美元一桶。隨著國際經濟的復蘇,原油價格有很大的上漲空間。因此,就期貨市場而言,原油是當前的第一大投資品種。

  理財建議 5:注重資産配置增值

  龐娉婷認為,作為中産階層,薪水的漲幅永遠不可能超越貨幣增發的幅度,因此資産的配置增值尤為重要。

  通脹高起通常會讓央行出臺連續不斷的小幅加息,如果手頭資産不多,在加息的前半段,可以投資資本市場,投資的標的為通脹受益類及大消費類的股票,如釀酒行業、醫藥行業及貴金屬行業。在加息的後半段,應轉向投資貨幣基金或債券基金。在目前已進入緊縮貨幣政策的情況下,除非標的非常便宜,否則不要買房投資。

  理財建議 6:買房依舊有利可圖

  面對CPI高漲,有業內人士表示,在現實性的通貨膨脹,持續且嚴重的負利率下,儘管目前房地産調控還在進行中,但從確保財富保值或資産升值等角度而言,買房可能依然是有利可圖的,因此謹防推高房價上漲預期。

  資深地産人士陳真誠表示,8月底以來,一些人正是基於日趨嚴重的通貨膨脹和糟糕的利率政策、看好購買房産的保值功能、調控下房價下降迄今依然有限而做出再次購買房地産的決定,他們不在乎房價短期內的漲跌,導致部分地區的成交量增長,甚至出現了部分樓盤逆市漲價的現象和房價即將再次返漲的聲音。

  而央行的調查數據顯示,第三季度,雖然有72.2%的居民認為當前房價過高難以接受,較上季略降0.3個百分點,但比去年同期高出7個百分點。對未來房價,有36.6%的人認為房價還會上漲,比第二季度大幅上升7.2個百分點。陳真誠指出,目前房地産市場已是非常敏感。公眾對房地産市場現狀感到焦慮,更擔心長期的負利率將繼續推高房價。廣州地産專家謝逸楓也指出,在銀行負利率影響下,通脹壓力讓購房者被迫進入樓市。但卻被限購政策阻擋在置業門檻外。大部分購房者基本取消購房意向,或延遲購房計劃,目前市場上越來越的購房需求累積,很快被擠築起一個“堰塞湖”。謝逸楓認為,“如果限購等政策一旦失去調控作用,必然導致房價報復反彈上漲。”

  理財建議 7:分紅險也能抗通脹

  2007年CPI高漲的時候,市場上有一句流行語:你可以跑不過劉翔,但一定要跑贏CPI。如今,市場關於通脹的擔憂進一步升溫,理財防通脹成為當前老百姓最關注的話題。

  進入2010年,央行已三次提高存款準備金率,這讓不少人認為加息週期會提早到來,對投資型保險産品未來收益有所看好。那麼,如果進入加息週期,不同保險産品在財富保值、增值上有何特點呢?

  近日,記者來到成都市一環路西三段的一家工行網點進行諮詢,大堂經理告訴記者,目前我國正處於高速發展的經濟週期,市場的升息預期非常強烈。而作為理財産品的保險,尤其是分紅型養老險的一個明顯優勢就是隨著利率的上升,投保人有可能通過投保來抵禦通貨膨脹,從而獲得更多利益。也就是説,分紅型養老險的好處就是收益與當時的利率和保險公司的投資業績挂鉤,因此可以回避或者部分回避通貨膨脹對養老金貶值的威脅,使養老金相對保值甚至增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