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經濟臺 > 財經資訊 >

美國CPI創新低 被指用全球通脹解決自家通縮

發佈時間:2010年11月19日 09:08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北京晨報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美國二次量化寬鬆政策給發展中國家帶來通脹壓力。可是,濫發貨幣的美國物價卻不見上漲。來自美國勞工統計局的最新數據顯示,剔除波動較大的食品和能源價格後,10月份美國核心消費價格指數同比僅上升0.6%,但仍遠低於2%的通脹目標。這是美國自1957年開始編制該數據系列以來最低的通脹率。

  CPI數據為美聯儲壯膽

  雖然美聯儲已經採取了6000億美元的第二次量化寬鬆政策,而近期農産品期貨市場價格上漲也非常迅猛,但似乎對美國的物價水平沒有太大的推動作用。

  美國勞工部週三公佈,10月份美國CPI(消費者物價指數)微升0.2%,低於分析師原先預估的0.3%。10月CPI增幅偏低主要因為汽油價格持平以及其他産品的成本下滑。

  值得注意的是,雖然在10月份美國CPI構成中,原油和食品部分都有所上漲,但食品價格漲幅僅為0.1%,低於前兩個月的漲幅。

  不過,美國物價走低對於世界其他國家而言並不是什麼好消息,美國哈里斯銀行首席投資官傑克-阿布林稱,“這份數據為美聯儲壯了膽。CPI數據不及預期,強化了伯南克推行量化寬鬆政策的合理性。”

  用全球通脹解決自己的通縮

  “美元誕生100多年來,美分作為最基本的貨幣單位仍然在市場上流通,美國物價的穩定可見一斑。” 清華大學國際問題研究所博士後李巍認為,美國物價能長期維持在較低水平,這使得美國的普通民眾對貨幣政策並不敏感。

  與美國物價走低形成強烈反差的是,發展中國家的物價卻在美國量化寬鬆政策之下急劇走高。上月中國消費價格指數同比上漲4.4%,韓國上漲4.1%,遠高於預定目標。

  “美元三分之二是在國際市場流通,他們實際上在用全球的通脹來解決自己國內的通縮。”中國外匯投資研究院院長譚雅玲認為,由於美元是世界貨幣,大量的美元在國際市場上流通,因此全球所有的美元持有者都共同分擔了美聯儲增發貨幣所帶來的成本。

  再提改變中國增長方式

  在部分學者看來,中美兩國CPI如此大差異的根源在於不同的經濟關係形態。李巍認為,中國對美國的廉價出口,壓低了美國商品價格,同時中國又將掙得的大量美元兌換成證券資産,這從供給和消費兩個方面抑制了美國物價上漲的空間。

  李巍表示,中國經濟由倚重製造出口轉向自主創新,實現産業轉型是今後發展的必經之路。

  但另一部分學者則認為,不同的發展階段造成了不同的消費價格指數。摩根大通中國投行副主席龔方雄認為,“中美兩國目前在經濟週期中所處的位置大相徑庭,發達市場的核心通脹率下滑到50多年來的最低水平,它們主要應對的是近期核心通脹率的下滑趨勢和可能持續一段時間的通縮力量。而中國近期的宏觀數據卻表明,明年甚至存在經濟過熱的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