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
客服設為首頁 |
發佈時間:2010年11月18日 09:10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上海證券報
⊙記者 唐真龍 ○編輯 衡道慶
昨天召開的國務院常務會議要求,採取一系列措施穩定市場價格。中國人民銀行、商務部、發改委等多個部門近日也紛紛表示,要採取措施抑制通脹。政府對於治理通脹的決心,引發了市場對於流動進一步收緊的擔憂。
“目前通脹預期已經演化成為現實,社會上開始出現囤積商品的行為。”興業銀行資深經濟學家魯政委表示。今年以來,包括大米、蔬菜等與老百姓日常生活息息相關的生活必需品一直處於價格上漲趨勢之中。在10月CPI增速創出4.4%的新高後,有專家預計11月份CPI將繼續衝高。對於當前的通脹形勢,多部委近期均表態將採取措施抑制。
中國人民銀行行長周小川日前表示,價格上行壓力需要引起各方面關注,此言引發了市場對央行近期加息的擔憂。“在治理通脹方面,貨幣政策在效果上並不能立竿見影,但可以起到調理的作用。”魯政委表示。事實上,早在本月初發佈的《第三季度貨幣政策執行報告》中,央行就顯示出了對通脹前景的高度擔憂。央行在報告中指出,一方面,在國際上,全球流動性和貨幣條件仍將寬鬆,大量資金可能向增長較快的新興經濟體流入,“富餘資金必然尋找各種途徑和出口,潛在的通脹壓力須高度關注”;另一方面,在國內,“還存在結構性的價格上行壓力”。這兩方面共同作用,加上我國經濟增長較快,都使得未來“通脹預期和價格上行壓力不容忽視”,為此,仍需加強通脹預期管理。
“我們預測央行在年內至少加息一次,現在到明年底將加息5-6次。”魯政委表示。在央行貨幣政策執行報告公佈之前,魯政委已經感覺到貨幣政策即將面臨收緊的趨勢。他認為除了加息之外,央行在數量管理創新方面也將面臨巨大壓力。
貨幣政策收緊對流動性的影響是非常直接的,不過魯政委指出近期國內資本市場的下跌並非主要因為收緊預期,而是受美元指數上升影響,改變了此前人民幣升值預期,導致資金流動方向發生改變。
治理通脹顯然不是一個部門的事。近期商務部新聞發言人姚堅在月度例行發佈會上表示,除柴油等個別商品外,國內各主要商品的市場供應都是充足的,商務部下一步將積極配合有關部門,採取多項措施控制物價過快上漲。對於具體品種的價格上漲,國家發改委價格司副司長周望軍表示,政府通過儲備調劑、進出口、發補貼等一系列措施,還是能夠應對的。“隨着通脹壓力加大,不排除有關部門通過價格管制、儲備投放、財政補貼等手段來應對通脹。”魯政委表示。他認為,應對通脹,抑制價格過快上漲應該更多采用市場化的方式解決,即使是採用行政手段,也要通過市場化的方式來執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