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經濟臺 > 財經資訊 >

韓國央行再加息 亞洲加快收緊步伐

發佈時間:2010年11月17日 07:10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第一財經日報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曹金玲

  在美聯儲啟動第二輪量化寬鬆貨幣政策之後,正在給亞洲各央行貨幣政策制定帶來更大挑戰。

  昨天,韓國央行宣佈將基準利率上調25個基點至2.5%,為年內第二次加息,旨在抑制經濟復蘇以來不斷積聚的通脹壓力。而對於該區域的其他央行而言,流動性和通脹壓力不僅會促使其加快收緊貨幣政策,還可能帶來“資本管制”風險的加大。

  韓國央行加息“梅開二度”

  韓國央行週二宣佈升息25個基點至2.5%,符合市場此前預期,該行表示未來貨幣政策制定將基於保持物價穩定和經濟溫和增長的前提上。韓國央行曾在今年7月將基準利率從2%上調到2.25%。

  “農産品價格的上揚進一步推高了通脹水平,”韓國央行聲明寫道,“鋻於蔬菜價格等會有所穩定,預計未來通脹水平將在一定程度上回落,但高企壓力仍然存在,主要因為經濟活動的日趨活躍以及國際原材料價格的上漲。”

  韓國10月份消費者物價指數(CPI)和生産者物價指數(PPI)增幅雙雙觸及兩年高點,CPI升幅更是突破央行2%~4%的目標區間上限至4.1%,消費者對物價不穩的情緒加劇,央行做出二度加息的決定。

  韓國央行行長金仲秀上周則公開預計,該國通脹水平在今年和明年的增幅將分別為3%和3.4%。

  在分析人士看來,韓國央行顯然已經邁入加息週期,伴隨金融危機的結束,貨幣政策正逐步“正常化”。

  值得注意的是,今年6月份以來,韓元對美元匯率已經累計上揚約8%,為亞洲區域漲幅最大的貨幣之一。野村證券分析師則在近日一份報告中指出,這可能會對通脹高企有所緩解,而根據韓國央行的測算,韓元匯率每上揚1%,將會影響通脹水平約0.25個百分點。

  亞洲央行再臨考

  相比美聯儲啟動高於預期的6000億美元債券收購計劃,以及歐洲兩大央行舉棋不定的觀望,亞洲各央行面臨的更多是如何控制流動性氾濫和遏制通脹高企,而這可能會帶來更為激進的貨幣政策取向。

  韓國央行此次再度跟隨亞太地區加息陣營。此前,澳大利亞、印度和中國等均已動手加息。其中,澳大利亞央行本月意外升息25個基點至4.75%,印度央行也將回購利率和反向回購利率分別上調25個基點至6.25%和5.25%,中國人民銀行也已意外調升利率。

  用加拿大皇家銀行駐香港高級新興市場策略師Brian Jackson的話説,亞洲各央行決策者已經將主要注意力從經濟增長和外部需求轉移到通脹壓力上,亞洲地區收緊貨幣政策的步伐可能會加快。

  而在另一些分析師看來,亞洲區域的風險之一還在於“資本管制”擔憂的加大。匯豐近日發佈的一份研究報告也指出,美歐實行的寬鬆貨幣政策,可能導致新興市場熱衷於量化緊縮,具體表現則為資本管制。

  西班牙對外銀行新興市場分析師就對記者表示,韓國政府已指出,他們可能採取新的舉措,以抑制資金流入。韓國對於加息措施的憂慮主要在於對全球經濟實力的持續擔憂以及最近強大的資金流入和對貨幣升值的抵制。

  該分析師還表示,韓國引入新的資本賬戶措施的風險正在加大,可能的措施包括加大對銀行的外匯頭寸的管制力度,限制短期借貸以及預扣稅。

  瑞銀財富管理則在近日一份報告中指出,美國的二次量化貨幣政策可能提振亞洲的經濟活動,如果亞洲貨幣當局不加緊貨幣政策的緊縮步伐,通貨膨脹將成為本地區2011年的一大威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