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
客服設為首頁 |
發佈時間:2010年11月11日 22:18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CCTV-經濟信息聯播
魚價上漲,打魚還賠錢,所有的這一切,都指向了漁業資源減少這個問題。現在我們國家的漁業資源到底處於什麼樣的狀態?為什麼國家實行保的政策這麼多年,漁業資源還在減少呢?來繼續看記者調查。韓立民教授所在的海洋發展研究院一直關注著中國漁業的發展,他訴我們,在榮成地區的漁業資源緊張並不是個案,全國其他的漁業主産區都面臨著同樣的問題。50年代的時候,全中國只有幾百艘漁船,而現在全國已經有28萬艘漁船了,60年間增長了幾千倍。而捕撈能力過剩正是導致我們漁業資源衰退的最主要原因。韓立民 中國海洋大學 海洋發展研究副院長:“我們國家最大的捕撈量也就是一千五百萬噸 我們現在已經是一千四百多萬有時候是一千四百九十多萬 也接近這個極限了 我們不能再提高了 捕撈能力嚴重過剩 導致對我們近海漁業資源的重載負荷 所以現在近海海域基本上處於無魚可捕情況非常危急。”其實從05年開始,國家已經意識到我國海洋漁業資源的衰退,並開始實施雙控政策,即控制漁船的數量和功率數,而在全國來看,總的漁船數量近幾年確實沒有增加,有的甚至在減少。李永凱 山東省榮成市海洋與漁業局 副局長:“我們原先有3000多艘捕撈漁船 05年國家實行雙控政策以後 現在已經疏導漁民轉産轉業能有接近600艘漁船。”
然而記者在採訪中了解到,漁船的減少並不代表著捕撈能力的下降。國家實行雙控政策以來,很多小漁船陸續被拆解淘汰,代之以更大馬力的漁船。以榮成地區為例,五年裏,木質漁船已經全部換成了鋼殼漁船,而300馬力以上的漁船更是從原來的十幾艘變成了現在的600多艘,佔到了捕撈漁船總數的30%。儘管總的功率沒有變化,然而大船的帶網能力和儲存能力更強,因此捕撈能力也變的更強。韓立民 中國海洋大學 海洋發展研究院 副院長:“隨著設備製造能力的提高 造船能力的提高 我們造的船越來越大 捕撈能力越來越強了 這也是在船減少 捕撈能力提高的很重要的因素。”韓立民教授告訴我們,要控制漁船的捕撈量,不僅僅要靠控制漁船的數量和功率數,最直接的辦法還應該實行配額捕撈制度。所謂配額捕撈制度是依據各種漁業資源的最大可捕量並根據捕撈能力合理分配漁獲量份額。目前美國、俄羅斯、新西蘭等國家都已經在實行這種制度,而這種制度能夠實行的前提就是要有較強大的監察、監督執法力量。韓立民 中國海洋大學 海洋發展研究院 副院長:“在明晰漁業産權的情況下 樹立權威的漁政管理 來維持漁業資源持續 真正落實漁業捕撈配額制度 這個漁船什麼時候捕魚 能捕多少魚 應該有所規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