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
客服設為首頁 |
發佈時間:2010年11月10日 19:54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中國廣播網
據中國之聲《央廣新聞》報道,每年的秋冬季節是炒貨業的産銷旺季,葵花籽更是年節裏最受消費者歡迎的休閒食品。但一份來自中國堅果炒貨協會統計顯示,截至2009年底,“美國葵花籽”已經佔到我國食用葵花籽種植面積的50%,今年更是達到60% 。這是繼大豆、玉米後,我國又一個生存空間被洋品種嚴重擠佔的農産品。
自2000年《種子法》頒布之後,中國種業開始了市場化進程。但由於國內種子企業規模較小,難與大型外企抗衡,造成跨國公司大量涌入。這些外資企業除了嚴重擠壓國內種子企業的生存空間,更加緊在國內進行研發佈局,對中國的種質資源和種子産業安全構成了威脅。今年7月據《人民日報》報道,目前外國公司已經控制了中國市場70%的種子來源,美國先鋒公司的“先玉335”玉米更僅用3年時間就迅速成為中國第三大玉米品種。而之前還有大豆,再往前推是棉花種子和蔬菜種子。據公開資料,國外公司已實際控制我國高端蔬菜種子50%以上的市場份額。
據了解,國內主要規模化蔬菜生産基地,特別是出口型蔬菜生産基地,國內種子品種全線失守。現在,葵花籽也被擠佔得差不多了。中國堅果炒貨協會的資料顯示,目前,美葵已佔據我國“食葵”雜交品種的95%。這就意味著目前市場上的食用葵花籽基本上都是美國葵花籽。目前這種危機仍在蔓延。
社科院工業經濟研究所主任張永健介紹,洋種子之所以在我國大行其道,首先是因為他們財力雄厚。在剛進入的時候,為了讓農民認可和接受外來的新品種,財力雄厚的跨國種子公司會給足農民甜頭。比如先將種子免費或者低於成本的價格銷售給農民。農民更關心的是經濟性能、性價比。u因此種植洋種子之後,農民發現産量提高了。經過幾年農民就形成了種植的習慣,就不選擇國産的種子。這種情況形成後,跨國種子公司大幅提高種子價格,“天價種子”就開始了。以葵花籽為例,記者採訪的葵花種子戶陳虎旦介紹,去年他買美葵135種是50多元,今年已經漲到200,一年漲了4倍。種子大幅漲價直接擠壓了農民的收入,農民看似豐産,但很大一部分是在給種子公司做。另外,糧食是關係到國家安全的戰略性資源,種子是糧食安全的關鍵,種業更是關係國計民生的戰略産業。所以,最讓專家擔心是,如果我國種業市場由“洋品種”佔據主導地位,將會給我國糧食安全帶來很大隱患。
中國社科院工業經濟研究所主任張永健:實際上現在洋種子大面積、全面地佔領我國的種子市場,我想可能最大的問題還不在於産業利潤被侵蝕了。特別是我們中國最為一個農業大國,如果農業被人家捏住喉嚨,這個産業的風險會加大的。(記者汪群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