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經濟臺 > 財經資訊 >

卡梅倫力促對華出口 教育低碳航空領跑合作

發佈時間:2010年11月10日 08:10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21世紀經濟報道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11月9日,英國首相戴維卡梅倫帶著“史上最豪華、最龐大”的商業代表團開始了其被寄予厚望的訪華之旅。

  當晚,卡梅倫和中國國務院總理溫家寶舉行了雙邊會晤,雙方表示會後要不斷提升經貿合作水平。

  然而,和中法一週前簽下200億美元合作協議相比,中英間尚未爆出重量級商業合作新聞。

  截至記者發稿,新華社報道稱,中英兩國9日簽署了教育、低碳等領域雙邊合作文件,但沒有透露具體內容。BBC報道稱,發動機製造商勞斯萊斯(Rolls-Royce)贏得了12億美元的合同,是目前規模最大的合同。勞斯萊斯將為一家中國航空公司的16架空客A330飛機提供Trent 700引擎及長期服務。

  不過,溫家寶在9日晚間指出,希望中英加強在高端製造業、航空航天、創新産業、金融服務業、節能環保等領域的合作。本報記者也從英國駐華使館了解到,10日,英國商務大臣文斯凱布爾將在當天舉行的中英工商峰會上見證另一批重要新合約與商業公告的簽署。

  促進對華出口,是卡梅倫中國行的重要任務。他在8日啟程訪華時表示,此行將旨在使中英貿易額在2015年之前翻倍,使每年貿易額達到1000億美元。他説,截止到2015年,英國對中國出口額可望增加至每年300億美元,他期望的增長點主要涵蓋氣候變化、教育和創新産業等領域。

  8日,英國能源及氣候變化大臣克裏斯休恩與中國國家能源局局長張國寶進行了首次中英能源對話。英國大使館發給本報的資料稱,中英兩國通過商務、工業、學術與政府等活動在能源領域已經達成了頗有成效的合作。這個新能源對話充分表明了雙方認同有加強合作的潛力。

  一天后,中英達成了合作低碳協議。協議具體內容尚未透露,但卡梅倫在9日的《華爾街日報》上撰文説,雙方將宣佈一項國際能源供應合作的新協議。

  8日當天,中英還簽署了多項小型貿易協議,涵蓋出口種豬、炭化氣技術、建築設計、蘇格蘭威士忌等。

  分析人士認為,僅憑已有的協議,還很難達成卡梅倫大幅提升對華出口的目的。

  根據中國海關數據,2010年1-9月,中英貿易總額為357.5億美元,同比上漲29.4%。其中中國進口79.9億美元,同比上漲43.3%。這離卡梅倫年均300億美元的對華出口設想還很遠。

  不過,中國商務部研究院研究員梅新育對本報記者表示,英國的優勢主要體現在服務業,其製造業優勢主要體現在少數高技術産業和奢侈品,所以簽署如中法200億美元大單的可能性不高。但英國是西歐吸引中國投資和中國企業最多的國家,對中國投資最為開放。他認為,中英可能會在吸引中國投資方面簽署些實際項目協議,並在服務業上展開大合作。

  英國商務大臣凱布爾也表示,“中國對於英國企業而言蘊藏著巨大的商機……中國是我們第九大出口市場,但它是全球第二大經濟體,擴展兩國合作關係的潛力非常大。”

  卡梅倫將擴大對華出口作為首次中國行的主旨,秉承了英國對外政策的理性傳統。

  梅新育用“精明老到”來形容英國。他告訴記者,1980年代以來,英國在處理對華經貿事務上,不像美國那樣附加許多政治性東西,而是比較注重商業交易本身的利益。英國的這一行為特點,決定了中英經貿較少受到如同中美經貿那樣的政治干擾。

  在歐洲國家中,英國公眾對與中國合作態度最積極。

  美國德國馬歇爾基金會2010年9月15日發佈年度《跨大西洋趨勢2010》調查報告顯示,在對美國、11個歐盟國家和土耳其的1.3萬民眾調查中,63%的歐洲受調查者認為中歐價值觀迥然不同,難以在國際問題上合作;但在英國,受調查者中有41%認為可以與中國合作,為歐洲各國之最。

  “中英關係在中國與歐盟國家關係當中不是特別突出。卡梅倫此次帶領如此龐大的訪華陣容,顯示出英國外交要打破原來的舊框架,走出新路子的傾向。”中國國際問題研究所歐洲所主任邢驊對本報記者表示,“英國雖然以前也重視對華關係,但是如此大規模的訪華很少有,也顯示出英國新首相上臺之後外交的一個新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