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
客服設為首頁 |
■ 一家之言
除了廣州和佛山兩地,根據全國工商業聯合會石油業商會的監測顯示,北京、上海、重慶、大連、合肥、武漢等地都出現了“柴油荒”。(據11月8日《證券日報》)
各地都普遍出現“柴油荒”,原因被歸結為各地為完成節能減排指標而突擊式拉閘限電,繼而導致不少工廠大量購買柴油發電。但是,僅僅因為需求量大,就出現油荒嗎?恐怕並非如此。
國內兩大石化巨頭———中石油、中石化方面給出的解釋是,國際油價持續高位震蕩,地方煉油廠煉油成本增加,生産積極性下降,出現減産甚至停産;華南受颱風等氣候因素影響,油輪靠岸和油品資源調入出現困難;經濟快速回暖,需求量大大上升等等。
可是,柴油荒為什麼沒有在國際原油價格上百元的時候出現而是在今年出現?為什麼沒有在往年颱風季節過後出現?為什麼沒有在經濟高速增長的其他年份出現?
實際上這裡面還是一個利潤問題,如果有利可圖,企業自然希望市場需求越多越好。所以目前有聲音稱“批零價格倒挂”,似乎由於盈利空間較小,所以企業減少供應。但按照目前的價格,柴油煉化其實還是有利可圖的。國際原油價格還在80美元上下徘徊,中國成品油價格已經平了歷史新高,何況近日發改委又提高了成品油價格。
因此歸根結底,出現“柴油荒”的根本原因還在於國內石油領域競爭不充分、市場化程度不夠。
目前,國內煉油市場主要掌握在中石油和中石化兩大國企手中,而壟斷國企所以能夠存在,有一個看似正當的理由便是:“事關國計民生”。可是在這次柴油荒期間,我們並沒有看到中石油、中石化在加大柴油供應方面有何實際作為。
拉閘限電完成能耗指標固然是這次柴油荒的起因,也是柴油短期內需求增大的原因。但以供應方看,當前通脹已經形成,作為主要大宗商品之一的成品油漲價是勢所必然,而目前柴油需求大增,正是實現漲價的好時機。只是因為中國成品油價格形成機制限制,於是供應方就以供不應求來“要挾”漲價了。
壟斷性國企本來是為了“確保國計民生”而生的,可是真到了要“確保國計民生”的時候,還是需要充分的競爭,且不計競爭企業的屬性。
□鬱慕湛(上海 財經評論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