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經濟臺 > 證券市場 >

上市銀行三季報解密:業績增三成 非息收入放緩

發佈時間:2010年11月08日 08:57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投資者報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投資者報》記者 李真

  各項監管指標都達標,業績都在大幅上漲,資産質量無憂,看起來16家上市行的三季報很靚麗。

  同比業績32%以上的加權平均增速,看起來相當不錯了。最低的工行也達到26.65%,而去年,業績最差的北京銀行才4%。

  但細細剖析,《投資者報》發現銀行如果不加快業務轉型,現在的業績增長並不具備可持續性。過度依賴貸款規模擴張和息差收入是當前中國銀行業的通病,加上銀行理財産品創新性不強,造成在加大銀信産品監管力度後,中間業務收入增長亦表現乏力。

  “近喜遠憂”或許正是16家上市行三季報的最佳概括。

  凈利潤同比增三成

  不可否認,16家上市銀行的業績都在大幅提升。

  工農中建交五大行前三季度共實現凈利潤4212億元,同比增長29.11%。其中,農行作為最後一家上市的國有行,為資本市場呈上一份相對靚麗的業績,以36.32%的增速位居五大行之首,此前農行在上市路演之際,該行高管透露“預計今年盈利將不低於829億元”。而三季度末農行盈利已達702億元,據其目前增速來看,年末極有可能盈利超預期。號稱“您身邊的銀行”的工行不負眾望,以1278億元的盈利繼續佔據“全球最賺錢銀行”寶座。

  但是與股份制銀行和城商行相比較,國有行的盈利增速略顯乏力,五大行盈利增速在16家上市行中居尾。而股份制銀行和城商行的增速較高,都在30%以上。

  《投資者報》通過數據對比發現,今年以來,五大行凈利潤增幅在16家上市行的排名逐步下滑。除了交通銀行倒數第三名的排名未發生變動外,工農中建均出現不同程度下滑,其中,中行凈利潤2009年末與今年三季度增幅排名相差最大,2009年末中行凈利潤增幅在16家銀行中排名第4,而今年三季度末排名滑落到13名,直掉了9名。

  事實上,中行也是名次滑落最多的銀行。因為從表面上看,深發展雖然是從第1名滑落到了12名,但深發展2009年末的增幅並非真實盈利增幅,主要是因為資産減值準備的大幅回轉造成凈利潤激增,而除去此非正常因素,深發展凈利潤增幅差距未有如此之大。

  與國有行相反,股份制銀行和城商行的凈利潤增幅排名整體在逐步上升,其中浦發銀行上升最快。2009年末,浦發行凈利潤同比僅微增5.6%,排名第15,2010年中期排名上升到第8名,到了今年三季度排名直升至第4名。而浦發行在2009年年報中提出“2010年凈利潤增速在25%以上”,現在看來,似乎不難實現。

  無論增幅如何,各個銀行都在歡天喜地向各界宣傳“我們的業績實現了增長”,但這並沒有太多的可喜之處,因為增長依然高度依賴傳統業務收入。

  依賴規模與息差

  “規模與息差雙輪驅動使上市銀行今年前3季業績同比增速達33%。”中信證券銀行業分析師朱琰認為。

  多年來,我國的商業銀行收入主要來源就是利息收入,即主要依靠存貸息差,但是該業務發展到一定階段,便會遭遇瓶頸,增長乏力,近幾年這個問題越來越突出,時下已經達到白熱化的高息攬存戰就是過於依賴傳統業務的惡果。

  商業銀行為了獲得更高的利息收入,想盡辦法發放貸款,但由於有存貸比的監管規定,在做大貸款規模的同時,也不得不做大存款規模,貸款放得越多,就需要拉來更多的存款,但社會資金總量有限,因此高息攬存戰愈演愈烈。看看貸款規模的增長速度,即可知攬存戰有多激烈。

  儘管今年16家上市行貸款增速遠不及新增貸款“天量”的2009年,但各家銀行還是鉚足了勁頭放貸。

  截止到2010年6月30日,華夏銀行較年初貸款增幅最高,達14.82%,到了三季度末,華夏銀行貸款增幅居高不下,達18.42%,僅次於三家城商行。值得注意的是,在今年銀監會查處的一批違規高息攬存的銀行中,華夏銀行旗下就有支行被查處。

  此外,三家上市城商行貸款規模增速也異常兇猛。2009年,這三家城商行的貸款增速最高,其中,南京銀行和寧波銀行貸款增幅都在65%以上,與2009年貸款增幅最低的銀行之間相差45%左右。今年以來,三家城商行的貸款增速始終位居前列,三季度北京銀行較2009年貸款增幅躍居第一位,達26.84%。

  如果貸款就這麼無限制增長下去,高息攬存戰勢必會更加激烈。據中信證券報告顯示,由於銀行加大存款吸收,前三季度存款增速高達22%,平均存貸比相應由年初的70%降至68%。

  對照國際上成熟的銀行,他們的收入結構中,利息並不是主要收入來源,非息收入佔據主導地位,非息收入目前指的最多的是中間業務收入,中間業務收入在國外銀行的總收入中佔比能達到40%~50%。

  靠貸款放量、靠凈息差賺錢,不會是長久之計。我國商業銀行業務轉型勢在必行,中間業務收入地位提升與否必將影響到銀行盈利狀況。

  非息收入增速放緩

  儘管業績大幅上升,但從整體上看,今年16家上市行非利息收入的貢獻並不多,中間業務收入在營業收入中的佔比甚至有下降趨勢。

  環比看,16家銀行中有11家中間業務收入在營業收入中佔比下降,其中建行下降幅度居首。截至三季度末,建行手續費及佣金凈收入336億元,佔營業收入的比例20.73%,比年中時候下滑1.21個百分點。

  除去光大因為沒有二季度數據無法環比外,只有中信、興業、北京以及南京銀行這4家中間業務收入在營業收入中佔比略有提升,但幅度很小,均不超過0.4個百分點。

  此外,很多銀行三季度中間業務收入增幅也有所回落,建行、中行、交行、招行、民生、華夏、深發展和寧波銀行這8家銀行出現回落,中行三季度同比增速較二季度下降最多,高達31.18%。

  “中間業務收入三季度增速下滑,與理財業務監管嚴格有關。”一位上市券商分析師表示。過去在銀行理財産品中能佔據半壁江山的信貸類理財産品被加強監管後,銀行理財産品市場出現有點萎靡跡象,至今未有哪類銀行理財産品能“接棒”信貸類理財産品。

  “三季度銀行理財産品方面收入可能與二季度打平,這樣一來中間業務收入想要超預期就會很困難。”上述分析師認為。

  整體上看,中國銀行業的中間業務收入在營業收入中的佔比不高,與國際同行的差距還是很明顯的。中間業務收入佔比較高的國有大行,其佔比也就在20%左右,其他股份制銀行、城商行則普遍在10%上下。

  “國有行中間業務收入在營收上佔比高,最主要是得益於代理基金的手續費高,並非是銀行理財産品優於股份制銀行。”該上市券商分析師稱。

  碰上證券市場調整,這些銀行的中間業務收入靠什麼保障,真是值得擔憂。

  所幸資産質量無大憂

  貸款的大幅提升,引起人們對資産質量的擔憂,但所幸,至少目前來看多家上市行不良貸款沒有惡化的跡象,三季報的數據體現,整體繼續實現雙降。

  農行在上市前後,始終為不良貸款所困擾,上市初期幾個月的“織布機”行情很大程度上就是因為市場擔憂其資産質量,為了證明自己不是那麼差,農行表現積極。較之二季度,農行不良貸款額和不良貸款率下降最大,分別下降了76億元和0.24%。

  儘管如此,農行的不良貸款額和不良貸款率仍然是上市行中最高的。三季度農行不良貸款額994億元,遠超第二高的工行241億元,不良率也是唯一一家在2%以上的上市行,比第二名交行高0.86%。

  由於國有行貸款總量大,可以成為不良貸款額高於其他類型銀行的一個理由,但不能成為不良率也居高的理由。五大行不良率均在1%以上,佔據了前5名,依次分別是農、交、工、建、中。“相對股份制銀行,國有行的不良貸款更應受到重視,在很多三線城市,股份制銀行分支尚未觸及,主要是國有行,由於體制的特殊性,國有行地方分支機構貸款容易受到地方政府影響,這中間會産生大量隱形壞賬。”上述分析師説。

  值得注意的是,交行不僅不良率偏高,且還是少數不良貸款額上升的銀行之一。較之二季度,三季度有4家銀行不良貸款額上升,其中交行上升最多,大約13億元。另外3家銀行不良貸款額微升,分別是浦發增0.25億、寧波銀行增0.57億、興業銀行增近1億。

  從不良率環比情況看,只有寧波銀行不良率上升,二季度寧波銀行不良率為0.62%,三季度微增至0.65%。但是對此寧波銀行似乎並不擔心壞賬的發生,與二季度相比,三季度該行撥備覆蓋率下降,同時也是唯一一家下降的銀行,寧波銀行二季度撥備覆蓋率達205.69%,但三季度在不良資産雙雙升高的前提下,撥備覆蓋率反而下降到197.2%。

  16家上市行不良率排名從年初至今變化不大,其中興業銀行保持了三個季度不良率都最低的紀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