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
客服設為首頁 |
發佈時間:2010年11月05日 09:59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新京報
■ 觀察家
全球還未從危機中真正走出,又邁向通脹時代。在全球貨幣總閘門被打開的大背景下,糧食的金融屬性表現得尤為突出,中國的農産品漲價風潮輪番上演,標準普爾高盛8種農産品價格指數(GSCI)2010年迄今上漲30%,全球糧食價格飛漲導致的糧食危機很可能成為金融危機、經濟危機後對全球的又一次重大衝擊。
今年以來,全球範圍內的氣候和自然災害頻發,高溫、潛在乾旱、洪澇、水災等不良因素使全球糧食生産受到一定威脅,確實影響到全球糧食的供給,但從全球糧食供求面看仍處於平衡格局。
數據顯示,與2007年至2008年全球糧食市場狀況相比,近兩年連續的糧食豐收使全球糧食庫存得到了較大的改善。根據聯合國糧農組織預計,2010年世界穀物産量將比2009年增加1.2%,達22.8億噸,接近2008年的創紀錄水平。其中稻米和粗糧分別增産4%和1.4%,小麥略減0.9%。全年穀物總需求22.68億噸,同比增長2%。
糧食本來是必需品但在全球資本大鱷的眼中卻成了資本逐利的投資品和資本品。糧食怎麼會成為投資品,這恐怕與作為全球財富標誌的美元已經不再是一種硬通貨有關。財富標誌由兩個要素構成,一是它是財富的最終歸屬;二是它和世界公認的有效結算、支付手段直接挂鉤。過去我們都把美元叫硬通貨,在佈雷頓森林體系下,美元和黃金挂鉤,並成為世界性結算貨幣,這意味着他們互為財富標誌。2002年以來,美元江河日下,進入戰略性貶值周期,美元作為全球信用基礎的根基正在發生嚴重的動搖,而資本總是要依附於一個財富標誌物上的,美元的財富標誌地位發生動搖,誰來擔當這個角色呢?這樣一來人們就會尋找新的投資産品,以保證財富不被湮滅。糧食、石油、貴金屬等初級産品便是財富標誌新的目標。
特別是本世紀初,隨着國際金融市場的迅猛發展,糧食市場與貨幣市場、外匯市場、期貨市場、衍生品市場的聯動成為複合的金融體系,擴大了傳統金融市場的外延和內涵,形成了糧食“金融化”趨勢。糧食某種程度上已經實現了從商品屬性向商品屬性和金融屬性雙重並重的轉換,糧食安全本質上已轉變為“貿易-金融”型的“價格安全”模式。
特別是在全球量化寬鬆時代,糧食等的金融屬性表現得更加突出,糧食作為“白金”已經成為繼主權貨幣、黑金(石油)等新的泛貨幣化的價值符號,糧價基本不是由供求所決定而是由資本和貨幣所決定,這也是全球糧食供求與往年沒有發生太大變化,而價格不斷飆升的根本原因。可見,當前發生的並不是糧食實體本身的短缺危機,而是糧食金融化後帶來的泡沫化危機。
□張茉楠(國家信息中心預測部副研究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