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
客服設為首頁 |
發佈時間:2010年11月05日 08:32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每日經濟新聞
美聯儲宣佈推出第二輪量化寬鬆貨幣政策,到2011年6月底以前購買6000億美元的美國長期國債,以進一步刺激美國經濟復蘇。美國印鈔機的再次打開,意味著新興國家面臨著熱錢流入和高通脹壓力。對此歐洲和英國央行在當天就作出了回應,日本央行也將議息日期提前。在美元快速貶值影響下,新興經濟體通脹壓力日益增大,近日澳印兩國的突然加息就突出反映了這種局面下新興國家央行貨幣的“被迫緊縮”。而昨日中國央行官員則表示在目前這種國際國內背景下中國貨幣政策應逐漸回歸穩健和常態。日益複雜的局勢會向何處發展,《每日經濟新聞》將從今日起為您持續跟蹤和分析,讓您盡享前沿資訊。
中國人民銀行研究局局長張健華11月4日在北京重申,中國應逐步回歸常態、穩健的貨幣政策,而央行貨幣政策委員夏斌則建議通過控制資本流入的方法應對美國第二輪量化寬鬆的政策(QE2)。
貨幣政策回歸穩健
張健華稱,貨幣政策應回歸常態主要基於五方面考慮:一是我國經濟增長得到進一步鞏固;二是反映物價水平的CPI指數呈現上升態勢,且仍有進一步上漲可能;三是我國失業率水平已降至全球金融危機前水平;四是國際收支趨於平衡,我國貿易順差增速由負轉正,貿易平衡狀況持續改善,此外,金融機構不良貸款率不斷回落,資産撥備覆蓋率大幅上升。
央行此前發佈的三季度貨幣政策執行報告提出,將在保持政策連續性和穩定性的同時,增強針對性和靈活性,根據形勢發展要求,繼續引導貨幣條件逐步回歸常態水平。
歷史上,我國貨幣政策共有穩健、適度從緊、從緊和適度寬鬆四種提法。2008年底,為應對國內外經濟形勢變化,我國貨幣政策由“‘從緊’轉變為‘適度寬鬆’”,但這種“適度寬鬆”被市場認為是極度寬鬆。
而央行貨幣政策委員李稻葵也表達了相同的觀點,李稻葵指出,由於宏觀經濟增長速度已經基本穩定住,下一步要解決的問題是適當調整貨幣政策。從適度寬鬆的貨幣政策轉向適度審慎的政策。他認為,如果通過調整M2能夠使其基本和名義GDP持平的話,金融風險在增量方面就有所下降了。
李稻葵表示,目前中國的廣義貨幣存量已超過10萬億美元,廣義貨幣存量和GDP的比重已經超過200%,並超美國成為世界第一,而調整貨幣政策降低貨幣存量是避免系統性金融風險的重要途徑。
資本管制對抗量化寬鬆
但央行回歸正常的貨幣政策卻多少有點生不逢時,就在11月4日淩晨,美聯儲公佈了第二輪量化寬鬆貨幣政策,準備到2011年6月底以前購買6000億美元的美國長期國債。
量化寬鬆最直接的影響就是強大的資本流動和非美貨幣升值壓力,一些新興市場國家如巴西、泰國,已經採取了相關措施防範“熱錢”流入,比如巴西就採取了對“熱錢”徵稅的方法來進行控制。值得注意的是,連以往一直支持資本項目開放的IMF都建議部分成員國加強管制以降低宏觀風險,避免信貸和資産泡沫,減少金融動蕩。
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金融研究所所長夏斌11月4日在北京表示,“當務之急不是降低本國銀行杠桿率問題,而是想盡辦法擋住跨境資本熱錢流入,阻止這些熱錢衝擊經濟。”
張健華則表示,美國量化寬鬆會引發外資流入,央行要加強流動性管理,引導信貸適度增長。此外,關於我國經濟結構調整,他表示明年的貨幣政策對此也將有所側重。
瑞銀首席中國經濟學家汪濤建議,中國應在加強對資本流入的管制同時放鬆資本流出的管制。具體的措施上,對國內企業和銀行的外匯貸款尤其應該加強管制,包括收緊外債額度和提高外匯貸款的成本。在資本流出方面,直接對外投資和合格境內機構投資者(QDII)則可以進一步放鬆限制。
汪濤指出,資本管制可以在短期內有效抵擋最易反復的短期資本流動,大大減少整體資本的流入量。這可以為其他政策,如升值、加息、控制流動性等的有效執行提供喘息的空間。與此同時,防止信貸過度擴張、推動結構改革、降低資産和房地産泡沫積累也至關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