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經濟臺 > 財經資訊 >

卡梅倫中國首秀在即 英國期待商業大單

發佈時間:2010年11月05日 07:25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21世紀經濟報道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隨團訪華的英國工商界人士來自金融服務、零售、低碳能源、教育服務、創意及信息通信技術等領域,英國駐華大使對本報表示,他相信中英此次能簽下一些商業大單 
 
    本報記者 李景 北京報道

    英國首相卡梅倫上任後的首次訪華之旅即將啟程。

    11月9日,卡梅倫將抵達中國,先後與溫家寶和胡錦濤進行會談和會晤,並在北京大學就雙邊關係和國際經濟局勢發表演講。

    此次英國首相訪華,隨行的除財政大臣喬治奧斯本,商務、創新與技能大臣文斯凱布爾,能源及氣候變化部大臣克裏斯休恩和教育大臣邁克爾戈夫四名部長級官員外,另有約50位英國工商界頂尖人士。

    “這是有史以來最龐大的英國首相訪華陣容。”英國駐華大使吳思田(Sebastian Wood)11月3日在新聞發佈會上將卡梅倫此次訪華稱為“一個重要的時刻”,甚至是“一項歷史性的事件”。

    吳思田認為,中國與英國在未來發展方向上有諸多契合之處,良好的中英關係能夠很大程度上惠及中國發展與社會轉型。

    他繼而表示,此次英國以龐大陣容訪華,期待對中英關係有實質影響。

    “英國希望與中國就多項議題達成細節合作協定,也希望這次訪華能和中國做成大單生意。”吳思田説。

    重頭戲:中英工商峰會

    卡梅倫只在中國短暫停留兩天,但陪同的四名部長行程略有不同,最早會在本週末抵達中國。

    英國駐華大使館公佈的日程安排顯示,四名內閣部長將分別與中國國務院副總理王岐山、商務部部長陳德銘、能源局局長張國寶,以及教育部部長袁貴仁單獨進行會談,議題涉及兩國雙邊關係和經貿合作、商務和市場準入、能源安全和可再生能源,以及教育合作等相關內容。

    儘管各部長級會晤涉及議題紛繁複雜,此次卡梅倫訪華的重頭戲仍是11月10日的中英工商峰會。

    11月2日,中國外交部發言人洪磊在例行記者會上確認,卡梅倫將與中國領導人共同出席峰會。

    在新聞發佈會上,吳思田對記者展示了英國的關鍵詞,包括英國是世界第二大服務出口國、英國在世界銀行頒布的全球經商便利度調查中排名第五等,顯示英國此行向中國推銷産品並吸引中國投資者的決心。

    目前英國使館仍沒有卡梅倫此行的具體隨行商界人士名單,但吳思田透露,50名工商界精英來自金融服務業、零售業、低碳能源領域、教育服務領域、創意行業及信息通信技術行業。

    這些工商界人士將參與中英雙方部長級別的會晤和中英工商峰會。

    就在卡梅倫臨行前兩天,英國工商業聯合會(CBI)總裁理查蘭伯特(Richard Lambert)被任命為商務代表,並隨卡梅倫一同訪華。

    兩個月前,蘭伯特曾到訪中國,並赴北京、上海、南京等地考察,其間多次強調英國在促進國際貿易增長和吸引國外直接投資方面的強烈興趣。

    在G20財長及央行行長會議期間,蘭伯特曾表示反對任何針對中國的新貿易壁壘。

    吳思田告訴本報記者,卡梅倫此行除蘭伯特外,還有多名熟悉中國的工商界人士陪同,“相信他們能在卡梅倫首相和溫家寶總理的共同見證下,簽下一些大的商業訂單。”

    預熱G20:中英或能達成共識

    11月11日、12日,二十國集團(G20)首爾峰會將在韓國首爾召開,卡梅倫會在10日晚間離開中國直接飛赴首爾。由於包括首相本人在內的英國訪華團多名成員將參加首爾峰會,外界猜測此次中英會晤會就G20相關議題事先交換意見。

    吳思田表示,在人民幣匯率等相關問題上,英國會遵循此前在G20中所堅持的一貫態度。

    10月23日,G20財長及央行行長會議在韓國慶州市召開,會後發表的聯合公報,呼籲各成員國努力建立更加以市場為導向的匯率系統,從而反映經濟發展的真實狀況並防止相互競爭進行貨幣貶值的情況出現。

    此前,英國財政大臣喬治奧斯本在華盛頓參加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年會時表示,全球需要朝著建立基於市場的自由浮動匯率機制前進。

    不過,中國前駐英國大使馬振崗在接受本報記者採訪時認為,英國首相此行與中國政府就G20進行立場交換的可能性很大,預計能在一定程度上達成共識。

    “從總體上來看,與其他政策更為保守的歐洲國家不同,英國在G20內部與中國的合作空間更大。”馬振崗説。

    吳思田則進一步表示,除了恢復全球經濟平衡外,英國還希望與中國在維和、碳排放和核不擴散等問題上達成進一步共識。

    務實:卡梅倫的中國戰略

    卡梅倫此行也擔負著改善中英關係的重任。

    吳思田告訴記者,英國希望借由此次訪華奠定新政府與中國未來五年良好關係的堅實基礎。

    今年5月12日,英國前首相布朗提出辭呈,保守黨領袖大衛卡梅倫被女王指定為新相,並與自由民主黨聯合組閣。

    上任伊始,卡梅倫便拋出中國威脅論,稱英國必須維持其獨立的核威懾力,因為“沒有人知道伊朗會發生什麼,也沒有人能保證中國的走向”。

    7月,英國政府與印度正式達成價值7億英鎊的防務合作協議,同時公開承認已與印度達成民用核合作協議。

    不過,吳思田不認為卡梅倫此次訪華是英國新政府對華態度的“轉捩點”。

    “中英關係在積極友好的方向上已經走過了許多年,卡梅倫政府也將繼續這樣的政策。”

    馬振崗對本報記者分析,保守黨上臺源自英國內政問題,儘管保守黨在競選和剛剛上臺時需要與工黨保持涇渭分明,但由於工黨在外交上並沒有出現重大失誤,保守黨終將選擇對英國切實有利的外交政策,而非簡單與工黨對立。

    2010年10月19日,英國首相卡梅倫內閣公佈一份名為《戰略防務與安全評估》的國防政策文件。根據這份文件,未來5年英軍各軍兵種都將出現大幅度的人員和裝備削減,是冷戰結束以來最大規模的裁軍行動。

    “卡梅倫調整軍事戰略這一舉動説明,英國的新政府已經決定從更為務實的角度來看待英國的國際地位。”馬振崗認為,這種務實態度很可能表現在與中國及其他新興市場開展更多合作,並在一些國際問題上不再唯美國馬首是瞻。

    不過,吳思田對記者強調,英國會從雙方利益角度調整外交政策。

    “美國或新興市場,這不是一道單項選擇題。”他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