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經濟臺 > 財經資訊 >

跨境人民幣結算破2000億 套利衝動令銀行兩難

發佈時間:2010年11月04日 09:48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21世紀經濟報道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本報記者 徐永 上海報道

    至10月末,跨境貿易人民幣結算量在突破2000億元的同時,銀行貿易融資及結售匯業務從境內融資轉向境外也呈加速之勢。

    “此前美元結算的時候,跨國公司通過境外關聯公司融資只能享受貸款利率的優惠,但現在是匯率和利率的雙重套利,近兩個月以來明顯感受到這種套利融資在增加。”國內某大型銀行分行的國際部負責人近日告訴記者。

    他表示,雖然這種套利融資還無法和虛假交易等同,目前這類交易的進出口報關單證都較為齊全,但關聯公司之間這種交易較難發現,是他們近期的監控重點。

    分拆套利融資路徑

    截至今年年初,跨境貿易人民幣結算的規模還不足百億,但到今年9月底,根據央行的披露,全國各試點銀行共辦理跨境貿易人民幣結算業務已經達到1971億元。

    由於境外人民幣規模有限等多重原因,目前結算業務多為進口而非出口,以7月底916.42億元的結構來看,其中出口結算102億元,而進口結算則為716億元,服務和其他經常項目結算100億。

    而受訪銀行人士透露,進口人民幣結算的背後,還有另一個不容忽視的結構特點,就是境外的出口方多為境內進口業務的關聯公司,或者在境外特別設立的操作平臺,目前以在香港和新加坡居多。

    具體模式是,境內公司一般會向境內銀行申請1年期遠期信用證或者保付加簽等銀行信用擔保,關聯公司在向境內出口之後,就會利用應收境內的人民幣債權,特別是銀行擔保信用,在境外申請低息美元貼現,到期利用NDF(無本金交割遠期)匯率賣出人民幣歸還美元貸款,獲得匯率和利率的雙重套利。

    “雖然無法確切統計這樣套利融資在全國佔多大比例,但以我們的業務情況過來看,如果人民幣跨境結算80%以上是進口結算的話,那進口結算裏面大概也有80%屬於這種套利融資,真正境外非關聯公司人民幣結算的公司並不多。”華東地區一家股份行的國際業務相關人士也告訴記者。

    值得注意的是,到9月底近2000億的結算規模中,其中僅8、9兩個月的量,就達到了1000億規模。“8月份以來,人民幣升值幅度加大以及境外NDF的漲勢,帶來的套利空間加大,也推動了這種具有融資目的的結算業務。”前述國際部負責人告訴記者。

    他介紹,此前一些大型企業或跨國公司基於全球現金管理的優勢,即使在美元結算的情況下,由於境外的貸款利率低於國內,也會通過這種模式在境外融資,但人民幣結算後,則又加了一重匯率的套利空間,因此套利融資的企業明顯增加。

    “過去的兩個月,人民幣近3%的升值幅度,很多公司應該都有不錯的收穫。”他估計,以9、10月份的匯率利率情況來看,目前這種套利空間至少在1%-2%之間,一些大筆的幾十億的貿易,套利收益相當可觀。

    “不過如果是非關聯公司,由於利益分配可能無法平衡,套利融資的做法相對較少。”該股份行人士告訴記者,買家的延遲付款相當於賣方給予的融資優惠,這種套利融資,相當於把本應由買家承擔的融資成本轉移給了賣家,從境內轉移到了境外,如果是關聯公司,內部的利益較好平衡,但如果是非關聯公司,在預期套利所得無法覆蓋成本的情況下,賣家可能會要求提價彌補,這會加大談判的難度。

    銀行兩難困境

    “我們對這種套利融資不鼓勵,但目前來説,如果我們不做,國內的其他銀行也會做,可能連開信用證的手續費都無法獲得。”上海一家銀行的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

    受訪銀行人士表示,由於這種套利融資從境內轉移到了境外,相當於國內銀行丟失了這一部分的融資收益,轉移到了境外銀行,如果以後人民幣結算規模擴大,對國內銀行來説意味著市場的流失。

    另外,由於越來越多的大型企業利用這種關聯公司作為集團的資金交易平臺,平臺公司與國內的進出口都是利用人民幣,匯總後再用美元與境外真實交易對手交易,因此境內銀行結售匯的業務收入也轉移到了境外。

    “從長遠來説,我們也知道這對國內銀行並非好事,但現今的情況,也只能看一部走一步,畢竟大型企業的這種做法並未違反合規規定。”該上海地區銀行負責人告訴記者。

    值得注意的是,受訪銀行人士透露,由於深圳香港地區的天然優勢,目前很多香港公司的國內總部都設在深圳,這也導致了今年以來全國跨境人民幣結算的排名發生了明顯變化,以9月份的排名來看,深圳排名第一、北京第二、廣東(除深圳)第三。

    “北京的數量並不多,但北京的大型企業較多,單筆的金額較大,因此規模也很可觀。”相關人士透露。

    多位受訪銀行人士表示,對這種情況有遠慮,預期外管局如果擔心套利規模過大無法控制,也會出臺殺手锏,而銀行人士對此也心知肚明。

    “如果外管局把90天以上的人民幣遠期信用證也納入短期外債額度管理,預計這類套利融資很快就會降下來。”據了解,目前90天外幣的信用證納入外債管理,而人民幣部分並無限制,因此國內銀行才會大規模的給境內公司開信用證,以備境外關聯平臺貼現使用。

    “當然,套利空間的存在也是階段性的,如果未來境內外的匯率空間縮小,套利融資也會自然回落。”前述負責人認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