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
客服設為首頁 |
發佈時間:2010年11月04日 09:13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廣州日報
日前,國家發改委公佈了10月份城市食品零售價格監測情況,在監測的31種産品中,近80%價格上漲。如果説“豆你玩”、“蒜你狠”、“姜你軍”、“蘋什麼”、“糖高宗”、“油不得”等食品漲價只是被通脹“撞了一下腰”,那麼,成品油漲價、電價待漲、房價居高不下可就是被通脹“打了一悶棍”了。
不過,面對漲價潮,感受因人而異,影響也有天壤之別。漲價的商品裏,多是蔬菜、糧油、肉類及水果等食品。越是收入低的家庭,恩格爾系數越大——食品支出佔個人消費支出總額的比重越大,那麼物價上漲對其影響就越大,通脹將明顯降低他們的生活質量,抑制其發展潛力,是為“雪上加霜”。
而越是有錢,越是富人,因其日常生活支出佔總收入比重很低,菜糧肉蛋漲點價對他們的生活影響幾乎可以忽略不計,況且,他們的消費重點——汽車、電子産品等耐用消費品總體又在降價,目前的這種“結構性”漲價反而對其有利。尤其是,通脹過程中,有錢人的財富大多是房産、基金、股票等資産,其價格泡沫反而被超發貨幣吹大,令其穩坐通脹的潮頭享受弄潮樂趣,是為“錦上添花”。
所謂通脹,就是貨幣多發而社會財富並沒有增加,給民眾帶來的是福利的損失、收入的降低和資産的縮水。因此,從某種意義上,通脹往往被看作是一種潛在的“稅收”。如此説來,富人反而可以憑藉資産價格泡沫而參與向老百姓“收稅”,物價一漲,通脹一來,窮人反而在“補貼”富人,這就是漲價和通脹帶來的“馬太效應”——窮者愈窮,富者愈富。如此“損不足而補有餘”,實在需要警惕。 (薛世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