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
客服設為首頁 |
發佈時間:2010年11月01日 09:11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理財週報
在有著“中國鞋都”之稱的福建泉州,已經誕生了安踏、特步、361度等在香港上市的鞋業公司。但是這些企業只是泉州鞋業進入資本市場的第一方陣。現在,資本的想象力始終在不斷深入,製鞋産業鏈上的第二方陣開始登場。作為向安踏、特步供應鞋底的企業,泰亞鞋業股份有限公司(下稱泰亞鞋業)于10月22日IPO申請獲通過。其保薦機構為華泰聯合證券。
背靠大樹好乘涼,可是能延續多久呢?泰亞鞋業需要面對的是分散化的市場、不斷上升的勞動力成本、上升的油價以及經營不善的母公司。
背靠大樹,究竟有多少空間?
泰亞鞋業主營業務為運動鞋鞋底的研發、生産及銷售。此前出現在大眾眼前,其都戴上“安踏鞋底供應商”的標簽。
2009年,泰亞鞋業前五大客戶全部為泉州地區的國內品牌運動鞋企業,包括安踏、特步、361度、鴻星爾克、德爾惠等,共佔公司銷售收入的62.38%。
目前,泰亞鞋業是安踏和特步最大的鞋底供應商, 也是361度、鴻星爾克、德爾惠排名前五位的鞋底供應商。同時,泰亞鞋業也多次表示其為“泉州地區規模最大的鞋底廠商”。
據資料顯示,2007年泰亞鞋業的市場銷售額在泉州運動鞋底企業中排名第二,2008、2009年則上升至第一。然而,對於市場佔有率,泰亞鞋業則選擇避而不談。對應的,是運動鞋鞋底行業約有生産企業1000多家,市場整體集中度不高的現實。只是在泉州規模最大的泰亞鞋業,含金量多少還尚待觀察。
而安踏的年報顯示,2009年度,安踏所有供應商中,最大的供應商佔其總採購比例為6.4%,前五名供應商採購金額則為25%;2008年,其最大供應商佔比為6.1%,前五名供應商合計佔比26.7%。也就是説,泰亞鞋業提供的鞋底最多不超過安踏採購金額的6.4%。泰亞鞋業也承認,一般運動鞋廠家的固定鞋底合作廠家不超過10家。
由此可看出,安踏的採購是相對分散的。在安踏這場筵席中,泰亞鞋業其實只是一盤小菜。雖然是安踏最大的鞋底供應商,但是泰亞鞋業也不是唯一,況且沒有證據表明其和其他供應商有拉開明顯差距。
安踏2010年中報還顯示,其外包生産佔銷售成本百分比已經由2009年同期的64.3%下降為2010年的58.8%。同時,安踏表示在福建亦擁有一家鞋底廠。而泰亞鞋業也表示“目前公司專注于服務泉州地區的品牌運動鞋企業,暫無在國內其他地區與其他企業競爭的考慮。
成本:受油價波動影響,人力成本是地雷
目前,國內運動鞋鞋底行業主要經營模式分為OEM和ODM兩種。而泰亞鞋業完全為ODM模式。ODM模式要求廠商有一定的自主研發能力,産品附加值相對較高,採取ODM模式的企業能獲得相對較大的利潤。
泰亞鞋業稱自己擁有多項有競爭力的技術,然而記者發現,在招股説明書中陳列的專利,僅有5種實用新型是泰亞鞋業已經“擁有”的專利,其他10種發明、2種實用新型、5種外觀設計狀態均為“已獲受理”,且申請日期最早也是2009年4月14日。
一位從事上市諮詢的律師表示,這可能是一種處理技巧,不少公司會選擇在上市前突擊申請專利,美化招股説明書,實際上有核心競爭力的專利有多少,甚至有多少專利最後會獲得,都是未知。
運動鞋鞋底生産工序較長,而在其公佈的生産流程中設備及人工分配情況顯示,在一整套包含29道工序的流程中,人工工序有28道,共需使用1232人。
某上海券商分析師稱,“現在國家都在提倡産業結構升級,勞動力密集型企業在中國已經到了不得不變的時候,以後中國的勞動力成本已經不可能像過去那麼便宜,工廠向東南亞其他低價勞動力之地轉移是必然的趨勢。”
另外一個影響泰亞鞋業成本的因素是石油。泰亞鞋業上遊企業為塑料、橡膠等化工行業,與原油價格聯絡密切。2009年二季度以後原油價格逐漸走強,泰亞鞋業的原材料成本業趨於上升。
股東虧空,凈資産僅以千元計
泰亞鞋業有三大法人股東,其中有實際控制人林祥偉、王燕娥夫婦100%控股的泰亞國際,還有泰亞投資和廣州天富。
然而,在泰亞鞋業風生水起的時候,股東卻集體落魄。截至2010年6月30日,泰亞國際凈資産僅9600.30港元,凈利潤0.3元,泰亞投資同期虧損2.03萬元,廣州天富2010年上半期虧損9.03萬元。其中,廣州天富是2009年11月才增資入股的外部投資者。增資時,泰亞鞋業每股凈資産為1.4元,廣州天富入股價格僅為每股2元。
泰亞鞋業前身泰亞有限,于2000年設立時由香港泰亞投入註冊資本1050萬港元,但是當初存在延期出資情況,且其中設備出資800萬港元,對設備出資部分當初並未進行資産評估。
無獨有偶,泰亞鞋業控股子公司晉江泰亞於2000年增資時,亦存在逾期出資的情況。晉江泰亞的實際控制人當時亦為林氏家族成員之一,林天文。泰亞鞋業另一控股子公司福建泰豐2004年設立時的1500萬元出資亦未能按照政府部門審批時限完成,存在逾期出資情況,福建泰豐當時亦為林氏家族控制。福建泰豐的出資經有關部門批准,延遲到2010年才予以繳清。
值得注意的是,報告期內,林氏家族佔用泰亞鞋業資金的情況屢有發生,且金額不菲。2007年,林氏家族及關聯方佔用泰亞鞋業資金達到7752.15萬元,2008年年末這一金額為5909.43萬元。
直到2009年,這些資金才歸位。泰亞鞋業對此的解釋為關聯自然人參加房地産開發而拆借大量資金,此外,部分拆借資金還用於林祥加等關聯自然人購買個人房産及借給他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