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
客服設為首頁 |
發佈時間:2010年10月29日 09:50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南方網
長峰科技選擇評估值時的嬗變令人震驚。
震驚于評估值的荒唐之餘,何妨將航天長峰視作一面鏡子,這面鏡子裏,能看到央企也有不為人知的一面,評估機構也有不嚴肅時,還將看到,監管層能否言行一致,機構們敢不敢履行職責……
長峰科技的案例讓我們看到,國資掌控下的央企對利益的追求,並不一定能做到“發于情而止乎禮”的境界。
當然,央企追求利益最大化的動機本沒有錯,甚至可以説是其應盡之責。但讓所有人擔心的是,以央企的實力和地位,這種對於利益的過分追求,能否得到合理抑制,不至於突破規則的藩籬,進而危害其他人的利益?
以本次重組來説,這種不合理衝動顯然沒能被束縛住。
問題顯而易見:長峰科技何以能夠讓國內最大的中聯評估在短短兩個月內,堂而皇之為同一塊資産作出截然不同的兩份評估值?我們不能妄加揣測央企具有某種無所不能的特權,但同樣的事情如果換成民營企業,他們敢不敢這樣做,中聯評估又願不願意這樣做呢?
這樣的疑問似乎很容易引發大家對於仲介機構的思考。
遠至10年前的美國安然事件,近至今年賽迪數據的信任風波,作為市場經濟中最重要的信息提供者,仲介機構們不乏利用非仲介所為的案例。
如何保證自己的獨立性和公正客觀原則,恐怕不僅是仲介機構們要考慮,監管層也許應該想出能真正起作用的“緊箍咒”。
監管層顯然從未放棄過這樣的努力。
半個月前,證監會主席尚福林曾明確表示,對於借殼資産的審核,將在産權清晰、治理規範、誠信良好等各方面嚴格執行與IPO趨同的標準。
航天長峰案例的獨特價值或許還在於,它的重組能否通過證監會並購重組委員會的審核,將是監管層是否有決心執行並購新規的直接信號。
誠如文章開篇所言,假如將航天長峰重組視作一面鏡子,我們在鏡中看到正規如央企也會玩江湖把戲,公正如評估機構偶爾也會反復無常,還能照出監管層對於新規定的執行力度。
還有一個不應被遺忘的重要角色,顯然應是擁有足夠話語權的機構投資者。
在航天長峰已經展開的重組之路上,除董事會外,注入長峰科技資産的方案,將最先接受普通投資者審議,而機構投資者的拷問和表決至關重要。
被普通“基民”視作忠實保護者的機構投資者,在股東大會上會否主動狙擊該重組方案,恐怕將是考察機構投資者忠誠度和專業性的最佳窗口。
這面內容豐富的大鏡子中,與對央企、仲介機構和監管層的關注相比,我們無疑更期待看到機構投資者,是否真的如廣大基民期許的那樣,當好他們財富的看門人和管理者。(21世紀經濟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