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經濟臺 > 財經資訊 >

航天長峰注入資産增值20倍懸疑

發佈時間:2010年10月29日 09:50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南方網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我敢肯定的説,他們創造了製造業企業評估增值的最高紀錄。”研究過航天長峰重組草案後,南京一家知名會計事務所高級合夥人向本報記者坦言。

  短短兩個月,即將被航天長峰(600855.SH)收歸旗下的一塊資産,凈資産賬面值竟從1611.31萬元評估至3.52億元。

  航天係的資産整合似乎總是不缺乏抓人眼球的獨特故事。

  這一切是如何發生的?背後又隱藏著怎樣的離奇故事?且看本報記者的獨家調查。

  長峰科技2個月溢價20倍

  作為航天係整合的又一齣大戲,航天長峰的資産重組頗為引人注目。然而,不為外界所知的是,航天長峰本次重組注入資産的溢價幅度之高,早已在業內引發廣泛質疑。

  上海某中型券商投行部負責人告訴記者,傳統製造業的評估增值一旦超過100%,就會引發監管層格外關注。

  而據本報記者計算,航天長峰重組注入資産的評估增值率高達2084.98%

  實際上,在這份名為《發行股份購買資産暨關聯交易報告書(草案)》(下稱重組草案)的方案中,上述評估增值被隱秘的分成兩個階段,並先後在兩個月內完成。

  重組草案顯示,航天長峰將以每股9.02元,向中國航天科工防禦技術研究院(下稱防禦院)發行不超過3901.34萬股,以收購防禦院持有的北京航天長峰科技工業集團有限公司(下稱長峰科技)100%股權。

  其實,這次重組早在航天長峰股改時就已埋下伏筆。

  2006年4月,航天長峰股改方案中,公司原控股股東長峰集團就曾承諾,股改實施後兩年內,將向上市公司注入優質資産。

  但2008年上述承諾到期時,長峰集團未能按時履行承諾,並因此而被迫延長60個月的鎖定期。

  四年之後,儘管航天長峰的大股東已經換成防禦院,但後者仍然要替其全資控股的長峰集團履行當初的股改承諾。而長峰科技100%股權正是防禦院為兌現承諾所給出的最終答卷。

  多位圈內人士表示,在這份表面看來頗為優厚的資産注入方案中,卻埋藏著諸多不為人知的“地雷”。

  超高的資産溢價無疑是最先被攻擊的目標。

  作為本次注入航天長峰的唯一資産,長峰科技實際上是從上市公司原大股東長峰集團中剝離改制而來。

  2010年6月23日,長峰集團向防禦院提交《關於長峰科技工業集團公司改制立項的請示》,得到後者批復後,長峰集團以2010年5月31日為基準日,將長峰集團的非安保業務資産等相關權益,無償劃轉至防禦院。

  長峰科技正是在此基礎上,以剝離後不高於經評估的凈資産值即1.26億元為前提,改製成為國有一人有限責任公司,7月29日改制完成後的長峰科技註冊資本1.2億元,其餘600余萬元被計入資本公積。

  看似不高的註冊資本背後,長峰科技已經悄悄完成了一輪不易被投資者察覺的鉅額增值。

  實際上,長峰科技相關財務數據顯示,截至2009年底,公司總資産2.70億元,總負債2.54億元,凈資産僅有1611.31萬元,與前述1.26億元的評估值相去甚遠。

  “也就是説,今年7月改制時,長峰科技就已完成一輪增值,從1000多萬增值到1億多。”前述不願透露姓名的會計人士告訴記者。

  不過,對於這一次的資産評估增值,方案中並未作出解釋。

  更令人不解的是,短短兩個多月後,上述本已經過高額溢價的評估值,在中聯評估出具的《北京航天長峰科技工業集團有限公司擬重組上市項目資産評估報告》(中聯評報字[2010]第657號)中,再度發生奇怪的變化。

  資産注入方案顯示,截至今年7月31日,長峰科技凈資産由1.26億元的賬面值,被按照收益法進一步評估至3.52億元,評估增值高達2.26億元,增值率達178.86%。

  如果以1611.31萬元的原始凈資産計算,對應長峰科技目前3.52億元的評估值,這家公司的評估增值率超過20倍。

  “金子都沒有這麼貴。”前述專業人士如此感嘆。

  雙評估值的秘密

  瘋狂溢價的背後還隱藏著更大的秘密。

  採訪過程中本報記者發現,引起前述專業會計人士注意的,並非資産高溢價本身,而是對於長峰科技這塊資産,大股東方面短短兩個月內分別採用了兩種評估值。

  “這種前後採納不同評估值的案例,我還從來沒遇見過。”這位資深專業人士坦言。

  問題隨之而來,防禦院為什麼不一次完成長峰科技的評估溢價,卻將同一塊資産的評估值拆成兩次進行?

  答案或許同樣要從航天長峰的股改承諾中尋找。

  前述股改承諾中,長峰集團承諾,其未來向上市公司“置入資産經審計的凈資産收益率不低於15%,相應的銷售收入不低於2億元”。

  作為長峰集團的繼任者,防禦院自然要無條件繼續履行上述承諾。

  長峰集團截至2010年7月的營業額情況顯示,當期總營收已達1.91億元,全年完成2億元的承諾目標並不困難。但完成15%的凈資産收益率顯然並非易事。

  依據前述評估報告,長峰科技2010年8-12月的凈利潤預測數為1338.07萬元,而公司今年1-7月的凈利潤達1152.46萬元,這意味著公司全年凈利將達2490.53萬元。

  對應1.26億元的凈資産,上述凈利潤將使長峰科技的凈資産收益率達19.77%。但若按3.52億元的評估值計算,長峰科技的凈資産收益率將只有7.08%。

  “這才是他們分兩次評估的真實原因,這樣做既可滿足股改承諾,又不妨礙大股東獲得更多的股份。”前述投行人士分析。

  然而,令該專業人士不滿的是,同一塊資産,大股東卻在很短時間內,根據需要選擇對自己有利的評估值,“這顯然是對投資者不負責任的行為。”

  28日下午,本報記者就上述情況向中聯評估方面求證。一位不願透露姓名的評估項目組成員坦言,他們為長峰科技做兩種評估值完全是按照監管規則作出的,但長峰科技單方面分別選取兩種不同評估值則是他們沒有想到的。

  “他們這樣片面披露容易引起外界誤解,我得跟他們溝通一下。”前述評估組成員告訴記者。

  此外,這位參與長峰科技評估的工作人員分析,公司方面改制設立時選取1.26億元作為資産評估值可能是基於賬目處理的目的,“因為有些資産是不能作為出資的,比如商譽等。”

  “評估機構做資産評估時,的確是要選取兩種評估方法,但出具評估報告時,評估機構必須要確定以哪一種為準。”28日,長城證券並購部總經理尹中余告訴記者,“所以雙方應該都有責任。”

  對於無形資産不能作為出資的説法,尹中余告訴記者,根據《公司法》規定,公司設立時只要現金出資佔到註冊資本的30%,無形資産就可以作為註冊資本。

  “實在不行,公司還能把註冊資本縮小一部分,把不能作為資本金的部分,作為資本公積。”尹中余認為,長峰科技將1.26億元中的1.2億元作為註冊資本,600萬元作為資本公積正是採用了這種做法。

  本報記者就前述內容致電航天長峰,但公司綜合辦公室的一名工作人員告訴記者,董秘劉金成和證券事務代表譚惠寧均不在辦公室,並留下了記者的電話,但截至發稿,記者仍未接到對方來電。(21世紀經濟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