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
客服設為首頁 |
發佈時間:2010年10月28日 11:12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每日經濟新聞
10月之後,大盤上演強勢反彈,與此同時新基金髮行明顯提速,銀行渠道出現擁堵現象。而記者了解到,尚有10多只已經獲批的新基金蓄勢待發,年底規模之戰已經拉開序幕。
扎堆發行 渠道擁堵
自從新基金申報開通多個渠道以來,新基金密集發行已經成為常態。《每日經濟新聞》記者統計發現,10多只基金同時在發也屢見不鮮。
Wind資訊顯示,截至昨日,在發新基金有13隻,其中渠道最為擁擠的莫過於工商銀行。目前在工商銀行託管的基金中,正處於募集期的為7隻。其中不乏南方、廣發等規模較大基金公司,其在發新基金都選擇了工商銀行。與此同時,記者了解到,工商銀行在四季度尚有大約15隻基金排隊待發。
今年上半年首現一家基金公司同時發兩隻基金,無獨有偶,下半年市場再現一家基金公司同時發行兩隻基金。記者獲悉,銀華基金將於11月1日起,同時在建設銀行發行兩隻基金——銀華抗通脹主題基金(LOF)及銀華信用雙利債券基金。
市場進入10月以來,頻頻傳來新基金獲批的消息。據記者初步統計,10月已經有數十隻基金獲批,並將於近期上市發行。同時記者從證監會公示的新基金申報情況可以看出,基金公司上報新基金的熱情也比較高。自7月1日證監會開始公示申報情況以來,截至10月22日,基金公司已經向證監會遞交了55隻新産品,隨著時間的推移,這些新基金將會逐步獲批放行。
種種跡象表明,四季度發行新基金的基金公司,如同打響“搶灘登陸戰”,將會在各大渠道“血拼”首發規模。
年底“衝規模”提前上演
剛剛邁入的10月恰逢市場強勢反彈,新基金髮行借勢更加熱火朝天。有業內人士認為,時間又至四季度,基金公司的規模衝動再現“苗頭”。
從歷史上來看,每到第四季度,新基金髮行熱情最為高漲。“接近年底,股東、公司、部門等各級的考核目標都要兌現了,基金規模是考核指標中較為重要的一部分,所以大家最近賣基金很積極。”某基金公司市場部人士如是説。
“現在在銀行做持續營銷成本非常高,而且效果不一定理想,要想在規模上要有所突破,還是要發新基金;事實上,近期市場好起來了,但是很多基金的規模紛紛縮小,因為很多投資者兌現浮盈、選擇落袋為安,因此各家基金公司都把新基金作為突破口。”深圳某基金公司市場部人士指出。
而一家商業銀行理財師則向《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每年年底銀行本身對存款業務也有要求,而12月底銀行對於基金銷售這種中間業務並不是太看重,因此12月底新基金首發規模一般也不會太理想,因此基金公司要“衝規模”一般都會錯開接近年底的這個時間段,提前上演。
不過,近期雖然新基金扎堆發行,但是債基上櫃依舊“炙手可熱”,記者從南方基金了解到,其旗下南方廣利自10月發行以來,已經吸金30億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