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經濟臺 > 財經資訊 >

華民:狙擊美“金融核霸權” 中國應嚴守匯率利率底線

發佈時間:2010年10月28日 10:10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南方網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11月3日,美聯儲將舉行新一輪議息會議。美聯儲主席伯南克近期的一系列言論已經讓市場相信,美聯儲將在此次會議上正式宣佈重啟量化寬鬆政策,向市場注入新的流動性。目前全球各大投行正熱衷於對新一輪量化寬鬆的規模展開競猜,押注目標從6000億美元排到1萬億美元。

  復旦大學世界經濟研究所所長華民教授10月26日在接受本報專訪時表示,這意味著美元將取代日元成為“套利貨幣”,而美聯儲重啟貨幣寬鬆所釋放出的流動性,很可能會“溢出”到國際市場,形成熱錢向中國等亞洲國家發動襲擊。

  華民認為,中國和一些亞洲國家再次面臨美國“金融核霸權”的威脅,目前必須謹防1997年亞洲金融危機的悲劇重演,必須採取措施將來自歐美等國的流動性氾濫阻擊在國門之外。

  他認為,中國目前在匯率和利率政策兩方面都要“嚴防死守”,不能因為外界的政治壓力而輕易鬆動。

  誰在玩弄匯率?

  美國國會和媒體總是喜歡將“匯率操縱者”的罪名安到中國身上,但是,回顧歷史數據,美國才是將“匯率操縱”玩得爐火純青的最大贏家。

  華民教授在最近所做的一項研究表明,美國慣於憑藉其在全球貨幣體系和國際金融體系所佔據的優勢,利用“金融核戰略”打擊一切可能危及其霸權的挑戰者,在強勢美元和弱勢美元的政策變換過程中,令世界各國損失慘重。

  從1979年開始,美國推行強勢美元政策,導致拉美國家因其貨幣對美元持續貶值而陷入了難以自拔的債務危機。1985年,美國政府聯合英國、法國和德國,強迫日本政府簽訂了使日元升值的“廣場協議”。在1984年還處於升值(為了打擊拉美國家)狀態的美元突然大幅貶值,從而導致了日本經濟的泡沫化。

  歐元于2001年開始正式流通,美國在2002年立刻變執行多年的強勢美元政策為弱勢美元政策,發起了對歐元的正式攻擊,迫使歐元持續升值來降低歐洲的出口競爭力。

  而在2010年,美國進一步採取“弱勢美元”政策。華民對本報記者表示,美聯儲重啟量化寬鬆政策引發美元持續貶值,是引發近期各國“匯率戰爭”緊張局勢的導火索。儘管這可能不是美國有意謀劃的陰謀,但新一輪的弱勢美元政策,客觀上讓中國和亞洲各國再次面臨美國金融核霸權的威脅,一時間,“貨幣戰爭”的陰影籠罩。

  10月23日,G20各國在財長和央行行長峰會上達成聯合聲明,承諾根據“市場決定匯率”的機制儘量避免競爭性貨幣貶值,使近期全球“匯率戰爭”一觸即發的局勢有所緩解。

  但美國並未停止向人民幣匯率施壓。10月26日,美國白宮發言人吉布斯重申:中國必須採取行動改革人民幣匯率機制。他説,這是美國國內“廣泛擔憂”的問題。而美國財政部長蓋特納10月24日在結束韓國G20財長峰會之後,特地借道青島機場,與中國國務院副總理王岐山舉行會談。

  華民對本報表示,儘管目前美國不斷施壓要求人民幣大幅升值,要求中國加速金融自由化改革,但中國不能輕易讓步,否則很容易步日本的後塵,遭受美國“金融核霸權”的打擊,承受産業空心化和金融泡沫化的苦果。

  中國的對策:

  守住匯率和利率底線

  華民指出,雖然美國可能並非有意通過弱勢美元策略引發全球匯率戰爭,但美國重啟量化寬鬆客觀上給國際市場帶來了額外的流動性氾濫壓力,而這些熱錢很可能優先流入經濟復蘇較快的中國等亞洲國家。

  這與1997年亞洲金融危機之前的狀況如出一轍,亞洲再次成為全球流動性氾濫的衝擊目標。最新統計顯示:2010年9月熱錢流入中國的規模已經明顯放大。

  最新數據顯示,美國在2010年8月信貸供應仍然為負增長,這也是美聯儲不得不重啟量化寬鬆,直接向市場注入流動性的主要原因。但華民表示,如果美聯儲向市場注入的流動性“溢出”到亞洲各國去尋求高回報,就難以起到刺激美國經濟復蘇的作用。

  華民認為,“中國現在要做的,就是採取各種政策幫助美國將這些流動性鎖定在美國國內。所以中國讓人民幣兌美元匯率維持穩定,謹慎對待加息動作,實際上是在幫助美國經濟復蘇。”

  在具體的政策選擇上,華民認為中國要守住利率和匯率政策的底線——一方面絕不能因為外界壓力而讓人民幣大幅升值,另一方面儘量謹慎使用加息動作來調節貨幣政策。因為如果守不住這兩條底線,人民幣升值預期和利差的擴大,將刺激更多的熱錢流入中國,衝擊金融體系並催生泡沫。

  對於利率,前中國人民銀行副行長吳曉靈最近在接受本報記者採訪時表示,美國、歐元區和日本近期重啟量化寬鬆政策,進一步擠壓了中國使用價格工具來調整貨幣政策的空間,這意味著中國不可能頻繁動用加息手段,進入所謂的“加息週期”。她認為中國應該優先採用數量調控來管理貨幣政策,“未來幾年中國央行的主要操作工具還是數量型的,價格工具不敢多用。”(21世紀經濟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