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經濟臺 > 財經資訊 >

如何化解“輸入性”物價上漲?

發佈時間:2010年10月27日 10:21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新京報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 觀察家

  針對近期國內食用油價格的上漲,國家糧油信息中心主任尚強民表示,目前國內食用油供應充足,當前食用油價格的上漲主要是與國際市場聯動所致。(據10月26日《新京報》)

  從2010年年初以來的“豆你玩”、“蒜你很”,到年中的“姜你軍”,再到最近的“糖高宗”、食用油價格上漲,目前中國的物價從日常物品到基礎産品,已經全面開始上漲。

  這輪通貨膨脹的主要原因,不再是傳統的供不應求的因素導致的,而是貨幣超發導致的,因此本質上是個貨幣現象。中國9月末廣義貨幣M2餘額69.64萬億元,折算成美元超過10萬億美元,相當於全年GDP的200%以上。而根據10月美聯儲公佈的數據顯示,9月份美國M2為8.742萬億美元,佔美國全年GDP的比例約61%。因此美國在多次實行量化寬鬆的貨幣政策後,其實際貨幣流通量遠遠低於中國。如果考慮到美元大部分流向全球,而人民幣幾乎全在自身經濟體內流通,因此中國的貨幣超發現象相對較高。

  目前的貨幣超發,一部分是由於投資巨大和信貸投放過多造成的,一部分則是外匯佔款增加導致基礎貨幣投放過量導致的,還有一部分原因是由於匯率原因導致的。這三部分原因最終導致中國的物價出現通脹預期加重的狀態,前一個原因是內生性的,後兩個原因是外生性的,屬於輸入性通貨膨脹。中國2010年9月末外匯儲備為2.648萬億美元,而2009年年底外匯儲備餘額為2.399萬億美元,9個月增加了0.249萬億美元,相當於向流通領域又增發了1.6萬億左右的基礎貨幣。而中國目前是原油、鐵礦石、銅等原材料的進口大國,在人民幣匯率沒有大幅度升值之前,巨大的進口成本直接拉動了中國的通貨膨脹。

  因此,管理中國的通貨膨脹預期,必須多管齊下,首先要控制貨幣的投放和信貸的發放。對於控制輸入性的通貨膨脹,要嚴格限制熱錢的流入。如果在升息上快速到位,不給熱錢一種未來人民幣利率持續上升的預期,將有助於減少熱錢的長期衝擊,減少外匯儲備持續攀升的壓力。同時,可以嘗試逐漸放開國內居民對外投資的渠道,以化解外匯儲備不斷增高給予國內通脹帶來的壓力。

  其次,逐漸解決依賴外需。目前一些出口企業利潤只有3%-5%。而現在中國的一些商品價格比海外的價格要高,利潤較為豐厚,那些在虧損邊界上掙扎的企業,不妨改換思路,變依賴外需為開拓內需市場。這樣,既可以減少對於外部市場的依賴,還可以減少順差和外匯儲備的積累,減輕物價上升的壓力。

  最後,不妨讓人民幣適當升值,以降低進口物價水平。人民幣匯率上升,未必會對於出口有巨大的影響,但是卻可以對於進口物價産生直接的效果。進口的物價指數降低,在經過一定的傳導機制和時間以後,國內物價上漲的態勢也將相應緩和。

  □王成功(財經評論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