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經濟臺 > 財經資訊 >

中恒集團業績增長乏力 黑馬已到盡頭?

發佈時間:2010年10月27日 09:12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南方網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一個血栓通讓中恒集團(600252.SH)兩年漲了10倍,但這種腳步可能要停下了。

  2010年10月26日,中恒集團發佈了三季度業績報告,每股收益0.32元,顯然,中恒集團的三季報業績大大低於市場預期,此前據分析師預則,中恒集團2010年每股收益將在0.6元—0.75元。

  當日中恒集團股價低開低走,至10點30分左右,下跌4.9%,成為當天大漲的醫藥股中的一個異類。

  有分析師認為,按照三季報的業績推測,全年業績極有可能在0.5元左右,再次低於預期,現在股價對應2010年市盈率在45倍以上。

  中恒集團也是公募經理一哥王亞偉的重倉股,截至三季報華夏大盤精選持有876萬股,位列公司十大流通股股東第二。

  業績低於預期

  10月26日下午,一向大力推薦中恒集團的廣發證券就向客戶發出了最新的公司研究報告,《莫為浮雲遮望眼,公司銷售增長符合預期》。

  所謂浮雲,即是財務報告上的三季度業績。

  之前,有一些專業人士已經警惕三季度業績不會好。“近兩個月以來,基金都在減倉,不是怎麼看好。三季度是傳統淡季、而且公司會進行設備檢修。”一位公募基金的醫藥研究員告訴記者。

  但廣發證券的研究員則認為,公司業績低於預期實則是會計處理問題。該研究員認為,“公司並未全部確認銷售收入——明確指出銷售收到現金為8.19億元,但銷售收入僅有5.5億元”,並維持推薦的評級,認為公司股價應在50元,堅定機構持股信心。

  中恒集團如果能到50元,那的確可以令機構投資者精神為之一振。因為,在整個醫藥板塊中,面對整體2011年35倍市盈率的估值,很難找出6個月翻倍的股票。

  “有理由警惕,中恒的這個産品(血栓通)是否已經到了一個瓶頸。”上海一位公募基金經理向記者表示説,“不是説,産品沒有增長空間了,但要懷疑增速會不會放緩。”

  對於一個漲了10倍的股票來説,增幅放緩就是天大的利空。

  根據中恒集團三季度報告,三季度當期實現凈利潤3400萬元,而去年同期是2400萬,同比增長41%。乍看起來,這個數字還是令人滿意,但相對於二季度來這,這已經是明顯的增速下滑。

  2009年二季度,中恒集團實現凈利潤4700萬元,2010年2季度,中恒集團實現凈利潤8100萬元,同比業績增長為72.3%。

  業績增長從72.3%,下降到41%,究竟發生了什麼?

  “作為一隻醫藥黑馬來説,它最爆發的增長可能已經過去。”上海一位私募基金經理告訴記者,“如果按照慣性思維,中恒集團無疑還是很好的,因為它血栓通的總量還會上升。但以後業績低於預期可能會再次發生。”

  就在10月11日,中恒集團還發佈了三季度業績預增公告,業績預告情況:經公司財務部門的初步測算,預計公司2010年1-9月份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比上年同期增長超過100%。其時,有市場人士認為公司的預測過於保守,實際增長應在150%以上。最終的業績報告雖然也已經達到,卻證實:對於上市公司業績增長,不能太樂觀。

  基金浮盈約8億元

  中恒集團是基金髮掘的醫藥黑馬。

  2009年中報,華夏大盤精選、華夏策略精選、華夏藍籌核心步調一致地出現在中恒集團的十大股東名單上,中恒集團因貼上王亞偉的標簽而被各方投資者熱捧。此間,中恒集團股價徘徊在10—14元之間。也就是説,華夏的整體成本在14元以下。

  2010年中報,廣發係基金開始全面涉足中恒集團,批量出現在十大流通股股東中。

  中恒集團的看點在於,其産品血栓通粉針作為一種中成藥在治療心血管等疾病上有很好的療效,因而在當年進入國家基本藥物目錄。而中恒集團的血栓通又佔據了同類産品市場份額的80%以上,可近似視為獨家品種。隨著基本藥物覆蓋面逐步提高,血栓通在基層醫院和基層醫療機構覆蓋率大幅提高,銷量成倍增加,中恒集團也一度出現産品供不應求的情況。

  樂觀的投資人一度歡呼:十二五期間,中恒集團有成為千億市值投資標的的潛能。

  但問題隨之而來,隨著用藥目錄刺激效應的過去,血栓通銷量增速的下滑已經是必然。同時,由於年初雲南乾旱,三七價格上漲,成本上升已經是趨勢,另外,整個醫藥政策呈現壓低産品價格走向,雖然政策當下並未出臺,但降價之劍已經高懸。

  截至2010年三季報,共有38隻基金産品持有中恒集團超過7000萬股,市值超過16億元。比較肯定的是,幾乎所有的基金都是獲利者,根據建倉時間粗略統計,基金浮盈應在8億元左右。但中恒集團總市值也僅為127億元。

  以華夏基金係為例,合計持有的約2000萬股應該獲利在3億元以上。但問題是,誰來繼續充當買方呢?(21世紀經濟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