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
客服設為首頁 |
發佈時間:2010年10月26日 07:54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國際金融報
階梯電價徵求意見階段結束。國家發改委發佈的結果是,61%的被調查者支持階梯電價。與之相對應,幾家商業網站與人民網給出的調查結果卻顯示,大部分人並不支持階梯電價。
與很多對國家發改委公佈的數據存有疑問的人不同,筆者以為,這個數據是可信的。
談起階梯電價,筆者身邊的不少人都承認,相對目前的固定電價而言,這種電價計量方式更為先進。階梯電價能夠鼓勵居民合理用電,對可持續發展顯然是有利的。在西方發達國家,階梯電價也早已成為常態。
問題的關鍵是,在61%支持階梯電價的人群中,仍然有不少人對目前的兩套階梯電價方案提出這樣或那樣的改進意見。
比如,階梯電價能否根據季節作出相應調整。筆者得到的信息是,歐美發達國家,電價在夏季與冬季有不同的階梯標準,夏季用電量大,開始提高單價的增費線就卡得高一點,冬天,居民用電相對較少,增費線則相應下降一些。
又比如,國家發改委把階梯電價的階梯如何劃分的權限下放給了各地政府。發改委靠什麼來保證各地政府制定的階梯標準能夠把地區和城鄉差異考慮在內。在中國,地區差異和城鄉差異恐怕是短期內繞不過去的話題,不考慮“差異”,又談何公平?以筆者為例,筆者居住在長三角地區,家用電器十分普及。每到冬天,長三角陰冷的天氣就迫使居民不得不使用空調和電暖器取暖,與冬天供暖的北方相比,長三角的用電量顯然集體基數更高一些。如果地方政府不能合理考慮地區差異,那麼,一向以精明著稱的長三角人恐怕也只能做一次“冤大頭”。
再比如説,大家最關注的用電量核算是“點人頭”還是“點門牌”的問題。發改委的説法是,儘管“點門牌”在公平性上可能比“點人頭”要稍遜色些,但“點人頭”的方式成本高,且不易操作。筆者理解發改委“不易操作”的提法,但不能理解所謂“成本高”的提法。“公平”與“成本”誰為先?在發改委選擇“點門牌”作為核算電價的方式前,筆者幾乎從沒懷疑過這個問題的答案。
生活在上海這樣的大都市,筆者是支持階梯電價的。而且,偶爾想到自己可能比中國大多數人消耗了更多的不可再生能源,筆者的內心還會泛起一絲羞愧。雖然多繳點電費不能徹底改變大城市人耗能高的現狀,但至少,這是一塊有點補償作用的“遮羞布”。
然而,問題是,如果這塊“遮羞布”是一塊先天就“千瘡百孔”的布,那麼,即使筆者感情上再支持它,恐怕也不願把它披在自己身上。
61%的人支持階梯電價是可信的。61%的人無條件支持階梯電價恐怕就有粉飾太平的嫌疑了。一份還不完善的階梯電價方案就得到61%的受調查者的支持,至少證明,大多數人是寬容的。而我們的政府,至少應該對得起這份寬容。(記者 劉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