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經濟臺 > 財經資訊 >

四問“階梯電價”:會否淪為漲價方案?

發佈時間:2010年10月26日 07:52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國際金融報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階梯電價徵求意見結束了,國家發改委10月23日在發改委網站公佈了徵求意見結果,在參與徵求意見的群眾中,有61%群眾表示支持,有34.5%的群眾表示反對。結果一齣,引發公眾質疑。

  按照有關部門的説法,設立“階梯電價”的目的是為了節約能源,用價格的手段來制止浪費的行為。然而,有反對者表示,階梯電價只“上階梯”,而沒有“下階梯”,此種方案可能會迫使電價一路“上梯”。也有反對者表示,階梯電價又將是一個“偽國際説”。昨日,圍繞著階梯電價的話題,《國際金融報》記者採訪了多位能源專家解答相關問題。

  本期嘉賓

  中國能源研究會能源經濟專業委員會副主任 吳鐘瑚

  廈門大學中國能源經濟研究中心主任    林伯強

  復旦大學經濟學院副院長          孫立堅

  北京理工大學教授            崔新生

  話題一

  怎能成為“變相漲價”

  解讀:積極意義不可否

  作為電力改革的組成和電價形成機制的一部分,在居民用電收費制度中,實行階梯電價不僅是國際上較為通用的一種制度,也是提高公眾節能意識、鼓勵合理消費能源的有效手段”

  追根溯源,人們對於階梯電價這個詞並不陌生。早在2004年,浙江省、福建省和四川省就陸續開始試行階梯電價,並據部分媒體報道,“試點情況良好”。此外,在2008年煤電談判的最焦灼時,相關專家也將實行居民階梯電價作為緩解煤電矛盾的重要舉措來看待。但此後,由於種種因素,階梯電價曾一度退出公眾視野。

  對此,林伯強認為,“在某些方面,普通消費者可能存在誤讀。其實,國家相關部門一直在推進居民用電的改革。”

  與此同時,人們對階梯電價的質疑並未減緩。儘管國家發改委最近表示,有六成左右的受調查居民支持階梯電價方案,但在節後相關方案剛出臺的時候,多項網絡調查均顯示,絕大多數居民還是擔心階梯電價可能帶來生活成本壓力的上升。

  “居民用戶對能源的需求是剛性的。正是這種剛性,使人們對提價的敏感程度提高,特別是頻繁的相關能源品種的幾乎同期漲價,加上基本生活消費支出的增加,使百姓對漲價産生了逆反心理。”對於上述質疑,吳鐘瑚解讀到,“改革就是漲價,的確有邏輯上的道理。”

  但是,吳鐘瑚沒有否認改革的積極意義。他認為,作為電力改革的組成和電價形成機制的一部分,在居民用電收費制度中,實行階梯電價不僅是國際上較為通用的一種制度,也是提高公眾節能意識、鼓勵合理消費能源的有效手段。

  林伯強則説,這是我國價格改革中的重大突破,因為電價已經類似成品油那樣,有了相關機制的制約和操控。

  國家發改委價格司司長曹長慶在早先的新聞通氣會上説,“對居民用電實行階梯電價政策,既兼顧不同收入水平居民的承受能力,保障大多數居民用電價格基本穩定,也可使電價逐步反映合理的供電成本,以促進資源節約和環境保護。”

  【名詞解釋】

  “階梯電價”:全稱“階梯式累進電價”,是指把戶均用電量設置為若干個階梯,第一階梯為基數電力設施量,此階梯內電量較少,每千瓦時電價也較低;第二階梯電量較高,電價也較高一些,第三階梯電量更多,電價也更高。隨著戶均消費電量的增長,每千瓦時電價逐級遞增。因為這種電價照顧到低收入人群維持最低生活水平的用電要求,又被俗稱為“窮人電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