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經濟臺 > 圖文頻道(不用) >

華誼嘉信 “本土最大”被疑注水

發佈時間:2010年10月25日 08:12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北京商報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本土最大的線下營銷服務供應商。”這是華誼嘉信(300071)在招股説明書中的自我評價,用通俗的話説,華誼嘉信是一家公關公司。

  事實上,華誼嘉信也是創業板第一家被暫緩上市的公司,雖後來二度闖關成功,但一直以來公司的經營管理和股權問題都遭受詬病,而其上市前夜被舉報涉嫌PE腐敗也同樣讓市場感覺並非空穴來風。

  自稱最大卻不及同行

  從華誼嘉信今日公佈的2010年第三季度財報來看,公司第三季度收入為1.32億元,凈利潤為522.24萬元,同比增長29.25%;前三季度營業收入3.81億元,凈利潤為2148.22萬元。

  雖然凈利潤保持了一定幅度的增長,但這一業績是否能支持其成為“本土最大線下營銷服務供應商”呢?讓我們來看看另一家在創業板上市的公關公司藍色光標。藍色光標今年前三季度營業收入為3.23億元,凈利潤為5536.95萬元。

  此外,財務數據中銷售毛利率也説明了一定的問題。華誼嘉信過往3年的銷售毛利率平均在15%-17%之間,而藍色光標的銷售毛利率卻都在50%以上。

  “同樣的行業,差不多的營業收入,但藍色光標的凈利潤和銷售毛利率都遠遠超過華誼嘉信。”一位券商分析師表示,對比之下可以看出,華誼嘉信的盈利能力確實有待提高,而其自封“本土最大”的名號,也著實有注水的嫌疑。

  招股説明書數據成疑

  華誼嘉信本應該是創業板第一批上市的企業,但最終卻被等待了半年才成功上市,而其前後兩次公佈的招股説明書卻出現了打架的情況。

  華誼嘉信在去年9月披露的招股説明書中描述“本公司擁有約7000名長期穩定的銷售人員,在IT、通信、快速消費品等行業具有豐富的産品推廣經驗”。可到了今年3月30日,該公司披露的招股意向書,對這一表述卻出現了變化。新的措辭是:“本公司擁有5000多名長期穩定的銷售人員。”兩處不同的表述同樣位於“發行人核心競爭優勢”的部分。所謂的“長期穩定”的銷售人員在半年就縮水2000人,如此前後矛盾的表述確實耐人尋味。

  即使根據其後來表述的5000名“長期穩定”的銷售人員計算,公司前三季度銷售人員每人月均貢獻利潤僅為477.38元,而根據今年7月1日發佈的最新規定,北京市最低工資標準為每月960元。這樣的數據確實讓人懷疑,究竟是事實如此,還是當中某些數據並不那麼真實。

  股權問題涉嫌借道私募

  去年10月底,28家公司集體亮相創業板開板儀式,首批過會的公司中惟一落單的華誼嘉信正接受有關部門的訊問盤查,而盤查的原因是因為一封舉報信。

  “當時,舉報中最震撼的是包括有關股份代持及保薦人秘密參股的問題。”一位知情人士向記者透露,事發後保薦機構西南證券和華誼嘉信均表示絕無此事,經數月調查,有關部門也最終沒有認可舉報信中的內容。

  但空穴不來風,招股説明書顯示,公司上市申請前夜發生了一次神秘的突擊增資擴股。2009年6月16日,公司遞交上市申請書前幾天,自然人寧智平、李保良、谷博突擊向華誼嘉信進行現金增資。以4.21元/股分別獲得2139872股、1426582股、1188818股。按上週五收盤價計算,收益超過7倍。

  不僅如此,公司第三大股東是一家名為北京博信智創投資的私募公司,而根據當時的舉報信,這傢俬募就是為保薦機構帶出股份的“皮包公司”。

  “其實現在業內最流行的做法就是借道私募。”上述知情人士表示,“因私募和該股權實際持有人以及保薦機構之間找不到任何瓜葛,所有協議都是私下達成,甚至都沒有文本,監管部門很難查到東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