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經濟臺 > 圖文頻道 >

中國經濟轉型迎"關口戰" "十二五"點明戰略路線

發佈時間:2010年10月22日 14:08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財經國家週刊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專題:期待“十二五”

  中國經濟轉型即將迎來“關口之戰”。

  10月15日~18日在北京召開的中國共産黨第十七屆五中全會中,一項極為重要的議程,便是審議研究並通過關於“十二五”規劃的建議。

  國家發改委副秘書長楊偉民強調,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是“十二五”規劃的主線與核心。

  “中國的‘十二五’時期可稱之為‘戰略拐點’,將是劃分過去30年和未來30年發展週期的拐點;換言之,‘十二五’是中國未來30年發展的起點。”國家行政學院決策諮詢部研究員王小廣在接受《財經國家週刊》記者採訪時表示。

  知情人士透露,國家在“十二五”時期將致力於實現“華麗轉軌”:初步考慮將經濟增長速度(GDP)定為7%左右,進而集中精力把發展轉換到內需主導、消費拉動、科技引領、創新驅動、民生優先、共建共享的軌道上來,“使‘十二五’真正成為發展方式轉變取得突破性進展的關鍵時期”。

  轉變經濟發展方式,是一條知易行難的漫漫長路。複雜的國內外局勢下,轉變經濟發展方式將如何尋找突破口?

  “新穩態”前的轉身

  全球經濟面臨再平衡的轉型劇痛,中國經濟告別兩位數增長;打破“唯GDP”慣性與量化經濟轉型目標,成為“十二五”規劃的重要特點

  文/《財經國家週刊》記者 王露 劉明霞

  “十 二五”規劃編制與以往五年規劃的最大不同點,便在於國內外發展環境的新變。

  對此,經濟學家們趨於共識的判斷是,全球經濟可能將進入一段難耐的時期,增速放緩、結構轉型、競爭加劇等多重特徵並存,舊的均衡穩態打碎之後,全世界踏上了尋找“新穩態”的征途。

  這些新變,將直接壓迫中國擴展外需的空間,倒逼中國調整結構、擴大內需。中國在佔領戰略制高點的比拼中,是借機“彎道超車”一舉成為真正意義上的生産力強國,還是錯失仍大有可為的戰略機遇期,反而被競爭對手趕超?

  “中等收入陷阱”風險

  “長期持續高速增長積累下來的不協調、不平衡、不可持續問題將進一步凸顯。”《財經國家週刊》記者獲悉,這是中國政府編制“十二五”規劃中對未來國內形勢、問題的基本判斷。

  “十一五”期間國內生産總值年均增長11.4%,人均GDP超過3700美元,目前中國經濟總量已排名世界第二。仍處於工業化、城鎮化快速發展階段的中國,消費結構、産業結構醞釀升級,基礎設施建設加速推進,社會事業發展方興未艾,生態環境保護大勢所趨。所有這些,都蘊藏著巨大的市場需求和發展空間。

  然而,高增長不等於高質量。持續的高增長下面,累積了不少深層次矛盾,全球金融危機衝擊、全球經濟深度調整之中,中國發展的內部矛盾亦愈加突出。

  一方面,內需與外需、消費與投資的失衡,環境資源的不可持續,“大進大出”粗放增長模式難以為繼。中國經濟的結構調整有必要從重點調整産業結構轉向全面調整需求結構、産業結構、城鄉結構、區域結構和要素投入結構等,難度大幅增加。

  另一方面,社會事業發展相對滯後,就業、社保、教育、醫療、住房、收入分配、環保等關係全民切身利益的問題成為焦點,利益主體的多元化則大大增加了解決問題的難度。

  同時,改革步入攻堅階段,消除體制機制障礙關涉深層次矛盾、利益關係的調整,存量改革更加必要也更加艱難和複雜……所有這些,都是中國政府在制定“十二五”規劃中必須直面的難題。

  隨著人均GDP的提升,中國即將開始進入由低收入國家向中等收入國家邁進的新階段。

  從國際經驗和歷史研究看,一個國家從中等收入過渡到高收入比從低收入過渡到中等收入要難,許多國家都曾掉入“中等收入陷阱”而導致經濟發展長期停滯徘徊。為擺脫這些陷阱,一個國家的經濟增長必須實現內生化,經濟社會必須得到轉型。

  “‘十二五’時期中國面臨的最大風險將是‘中等收入陷阱’,處理不好經濟可能陷入長期低迷。發展模式的調整是唯一齣路。”王小廣説。

  GDP增速目標初定7%

  內外形勢催迫下,如何協調發展與調整、改革之間的關係?GDP增速的目標設定,成為最吸引眼球的焦點之一。

  本刊記者從知情人士處獲悉,作為預期性指標,“十二五”時期經濟增速目標定為7%左右的可能性很大。

  所謂預期性指標,是國家期望的發展目標,主要依靠市場主體的自主行為實現。政府將創造良好的宏觀環境、制度環境和市場環境,並適時調整宏觀調控方向和力度,綜合運用各種政策引導社會資源配置,努力爭取實現。

  市場的預判與此相近。

  花旗集團在最近一份研究報告中判斷,“十二五”規劃很可能將經濟增速目標由“十一五”的7.5%降低至7%。報告認為,儘管未來幾年預期實際經濟增速仍將繼續高於目標,但中國經濟已不太可能重回兩位數的增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