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
客服設為首頁 |
□特約評論員 李長安
對外經濟貿易大學公共管理學院 副教授
市場上紛紛擾擾了很長時間的加息傳聞終於得到了證實:央行決定,自今年10月20日起上調金融機構人民幣存貸款基準利率。其中,金融機構一年期存款基準利率上調0.25個百分點,由現行的2.25%提高到2.50%;一年期貸款基準利率上調0.25個百分點,由現行的5.31%提高到5.56%。
本次加息的“靴子”已經落地,這標誌著控制通貨膨脹風險的號角正式吹響,也意味著新一輪的加息週期拉開了帷幕。
早在今年的兩會期間,溫家寶總理在《政府工作報告》中就為CPI的上漲設定了3%的紅線,這是在綜合考慮了去年價格的翹尾因素、國際大宗商品價格的傳導效應、國內貨幣信貸增長的滯後影響以及居民的承受能力等多種因素下做出的一個重要決策。但是僅僅過了兩個月,即在今年的5月份,我國的CPI漲幅就已經超過了該紅線,達到3.1%。此後的幾個月,CPI節節攀升,至8月份已經提高到3.5%,而市場上普遍預計9月份的CPI漲幅將超過8月份的水平,創自金融危機影響以來23個月的新高。在這種背景下,動用加息的手段就成為決策層必須考慮並付諸實施的最重要的宏觀調控措施。
按照貨幣主義的觀點,通貨膨脹本質上是一種貨幣現象。很顯然,我國目前的流動性氾濫問題依然十分嚴重。這其中既有過去遺留下來的歷史積累,也有近年為應對國際金融危機而實行的過度寬鬆的貨幣政策。有研究就指出,最近十年內,中國貨幣供應量的實際累計增幅相當於GDP與價格累計增幅的140%。在全球金融危機爆發後,中國出臺了4萬億規模的經濟刺激計劃,而經濟危機策源地的美國,到目前經過兩輪經濟刺激計劃的規模,加起來也只有9000億美元左右,合計不到6萬億元人民幣。
不僅如此,在寬鬆的貨幣政策下,中國的貨幣發行規模也日漸龐大。就在今年9月,央行公佈的新增信貸較7、8月份有了大幅反彈,達到5955億元,遠超出市場5000億元左右的預期。截至9月末,狹義貨幣M1和廣義貨幣M2增速仍保持在20%左右。另根據中國人民銀行網站公開的最新資料顯示,截至今年8月,中國的廣義貨幣M2已經達到68.7萬億。相比之下,經濟規模相當於中國3倍多的美國目前M2 8.6萬億美元,折合人民幣約58萬億,中國的M2比美國多10億人民幣。
在流動性氾濫的情況下,除了CPI不斷攀升之外,資産價格也出現了大幅度上漲,這其中固然有輸入性通脹的因素在裏面,但與寬鬆的貨幣政策卻有著直接的關係。以房地産為例,雖然政府多次出臺嚴厲的打壓措施,但我國房地産價格始終難以低下“高昂”的頭。根據國家統計局的數據,房價在今年9月份重新出現上漲勢頭,全國70個大中城市的房屋銷售價格同比上漲9.1%,環比上漲0.5%。
目前,持續上漲的物價壓力已經對老百姓的生活産生了實質性的負面影響,而且對企業生産也形成了很大的衝擊。在這種情況下,加息可謂是正當其時。從經濟發展的週期來分析,這也意味著寬鬆的貨幣政策正式退出舞臺,更加重視經濟結構調整、保障民生福利的時期正式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