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經濟臺 > 圖文頻道 >

比亞迪擴産項目被叫停 或針對汽車産能過剩危機

發佈時間:2010年10月18日 09:03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第一財經日報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王秋鳳

  一個月前,當國家發改委産業協調司司長陳斌再度預警中國汽車産能過剩,強調今後將採取多種措施,嚴控企業擴能、異地建廠,尤其是借新能源名義上傳統汽車時,業界曾認為這可能又是一次“雷聲大雨點小”的警告。

  然而,一個月後,國土資源部即公佈了4起部掛牌督辦國土資源違法案件處理結果,其中,陜西省戶縣比亞迪擴建工程違法佔地案(下稱“比亞迪案”)結果,因涉及明星企業比亞迪迅速引起汽車行業關注。

  國土資源部公佈的處理結果顯示,比亞迪案共14名當地官員被問責,涉及省、市、縣三級政府。陜西省國土資源廳決定沒收比亞迪在非法佔用土地上新建的建築物、構築物和其他設施,處以294.66萬元罰款,並對涉及地方政府嚴肅處理。

  此前,由於項目所在地西安高新區草堂科技産業基地位於陜西省西安市戶縣,當地相關官員曾預期,對相關人員的處理將到戶縣和高新區管委會一級的官員為止。但最後的處理結果顯示,比亞迪案的問責超預期。

  不過,對於比亞迪本身來説,結果還算不上最壞。國土資源部在公佈結果時,提到“比亞迪擴建工程用地符合新一輪土地利用總體規劃”,該項目日後仍會開工。只是,項目能否按計劃在明年上半年投産,被蒙上了陰影。

  比亞迪西安擴産項目被叫停更像一起個案,違法用地主要是因為程序問題,屬於未報先徵,但在目前汽車行業的大背景下,顯得意味深長。

  2009年,中國實現了1360萬輛的新車銷售供給。突如其來的市場形勢令許多企業欣喜若狂,各個企業分別制定産能擴張計劃,乘用車企業紛紛提高銷售目標。尤其是2008年金融危機以來國內汽車市場的“一枝獨秀”,也掀起了國內汽車行業新一輪擴産風潮。這一輪擴産風潮最明顯的一個特點是,擴産企業紛紛到異地設廠,四處圈地。

  一方面,去年自主品牌汽車的銷售不斷攀升,引發車企對於今後高銷量的預期以及快速的産能擴張。不乏一些借助國家鼓勵新能源汽車發展的政策措施,悄然上馬傳統汽車的苗頭,而且即使新能源項目,本身也出現過熱勢頭。

  曾有人預測,5~10年之內中國會出現5~6家年銷500萬輛級以上的汽車集團,規模直追大眾、豐田、通用等世界車企第一陣營。

  這種預測顯然過於樂觀,但不少國內車企眼下都在照著這樣的目標進行産能擴張。不僅上汽、長安,奇瑞、吉利、比亞迪這樣剛發展起來的自主品牌企業,想在今後10年內躋身世界汽車第一陣營。就連一些年産銷不過10萬輛左右,年銷量只是主流車企一個月銷量的車壇小企業,也不甘 “久居人後”,計劃5年後産銷100萬輛也 “不乏其人”。

  另一方面,由於汽車工業具有産業鏈長、帶動性強的特點,大規模發展汽車工業成為地方政府全力推動經濟發展的重點,急於發展當地汽車産業、拉動當地經濟與就業的地方政府,與急於擴張的車企一拍即合。

  這一輪車企“圈地運動”背後,地方政府已經成為推動汽車産業産能擴張的重要力量。在車企對外宣佈動輒幾十億投資的基地建設,地方政府往往給予很大幫助,如提供低息或無息銀行貸款、低價出讓土地等。

  國家發改委已經注意到這種情況,並委託相關部門對汽車行業産能進行摸底調查。結果顯示,全國30家主要汽車生産企業2009年産能為1359萬輛,2015年則達到3124萬輛。全國已經有27個省、自治區、直轄市都有整車生産項目,産能過剩苗頭已顯。

  陳斌在一個月前,曾明確預警汽車行業再次出現産能過剩危機,直言將重拳整治車企擴産、異地建廠的行為。

  記者採訪的一位自主品牌企業老總在獲悉比亞迪案的處理結果時,分外擔心,“我們的一個項目也有比亞迪案式的風險。”該老總透露,“就我所知,有幾家企業的擴産項目都與比亞迪類似,已經得到地方政府支持開工建設,但仍未獲得更高層部門的批准,都在想辦法。”

  因此,更多業內人士認為,比亞迪案問責超預期背後,有著雙重意味。

  首先,雖然是國土部出面處理比亞迪案,但也顯示出,國家對於企業用地把控嚴格,嚴格控制“圈地運動”,即使是目前最熱行業之一的汽車行業也不例外。

  其次,對比亞迪案涉及政府和企業“問責”背後,給地方政府和企業預警的同時,也從另一個方面減緩了産能過剩的風險。

  業內人士判斷,得到地方政府大力支持的比亞迪項目都被叫停,或許是政府對車企轟轟烈烈“圈地運動”的預警,一場整風潮或將真的來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