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
客服設為首頁 |
發佈時間:2010年10月16日 12:25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新華網
新華網北京10月16日電(記者余曉潔)近日,農業部部長韓長賦調研秋冬種生産時表示,全國已收穫秋糧作物8.27億畝,完成應收面積的七成以上,秋糧豐收已成定局,為穩定世界糧食供求再次作出貢獻。
糧食安全,全球關注,尤其是在擁有13億人口的中國。是什麼在耕地、水資源日趨緊張,近年各種自然災害頻繁發生的不利條件下,支撐了我國糧食的豐産?
“是農業科技進步!”10月16日,年近五旬的江西南昌農民李錢水在自家連片的稻田裏告訴記者。記者看到,稻田裏籽粒飽滿的稻穗已披上了金色的外衣,秋風吹過,稻浪翻滾。
國家的豐糧科技工程幫了農民大忙。李錢水咧開嘴笑得燦爛:“農技人員手把手在田間指導,咱沒文化的也掌握了好多新技術哩!”
李錢水説自己原來不相信那些戴眼鏡的書生,感覺科技不如自己祖祖輩輩種田的老傳統實在。可事實卻證明自己錯了。
就拿育秧來説,水育改旱育,用塑料秧盤進行薄膜育秧,爛秧基本沒有,每畝早稻常規稻的用種量從7.5公斤下降到4公斤。原來下肥,耕田時一股腦兒全下到田裏,如今也開始給稻田“少吃多餐”。
近年來,老李家稻田産量年年攀升。更令他高興的是,因為種的是優質稻,賣價也好。
李錢水家所在的南昌縣廣福鄉是鄱陽湖平原的魚米之鄉。他所説的豐糧科技工程是2004年啟動實施的“國家糧食豐産科技工程”重大項目,覆蓋我國東北、華北和長江中下游三大平原12省的糧食主産區,以水稻、小麥、玉米三大糧食作物為主攻方向。
經過近7年的努力,累計建設豐産核心區、示範區和輻射區6.83億畝,共計增産糧食4008.68萬噸,每畝每年節本增效100元左右,增加經濟效益589.38億元,為我國糧食增産豐收“保駕護航”。
“項目有效提升了我國糧食生産能力與科技創新水平,集成了一大批具有區域特色的三大糧食作物高産優質高效生態安全栽培技術。”工程專家組組長、中國農業科學院趙明研究員對記者説。
同時,工程引領了全國超高産産量創新。
——長江中下游稻麥兩熟制單季稻畝産超過900公斤,雙季稻高産攻關畝産達到1325.2公斤;
——黃淮海冬小麥/夏玉米創造了一年兩熟畝産達1770.5公斤的新紀錄;
——東北地區刷新了春玉米連片畝産1183.49公斤雨養條件下的高産紀錄和百畝連片玉米機械化栽培1066.9公斤的紀錄。
這些高産典型引領了我國糧食主産區高産的發展方向,體現了自主創新挖掘糧食豐産的巨大潛力,向世界展示了我國有效保障糧食安全的科技實力。
“國家糧食豐産科技工程”只是我國政府科技興農的眾多舉措之一。“科技入戶”“萬畝高産創建”等工程、項目也給糧食豐産注入了源源不斷的動力。
“近年來,我加強農業科技創新體系建設,加強關鍵技術集成創新,加大良種良法選育推廣力度,提升了農業科技支撐水平。”國家發改委主任張平説。
2004年至2009年,全國新增農田灌溉面積6700萬畝,新增節水灌溉面積7500萬畝,良種覆蓋率達到95%以上,耕種收綜合機械化水平達到49.1%,提高15個百分點,糧食畝均産量達到649斤,提高33斤。水稻、小麥、玉米和大豆等4大糧食作物綜合優質率達到70%,提高20多個百分點。糧食綜合生産能力穩步提高,近3年糧食總産量連續穩定在1萬億斤以上。
這些數字背後是無數農業科學家和數億農民的辛勞。日前,喜迎80大壽的“雜交水稻之父”袁隆平院士雄心依舊。他説:“我這個‘80後’還有個願望,就是90歲的時候還要爭取實現超級雜交稻第四期目標,達到畝産1000公斤,更多地造福人民!”
用世界7%的耕地,養活世界22%的人口,生産世界25%的糧食。這是中國人已經創造的奇跡。不久前,我國又提出到2020年糧食生産能力再增加1000億斤的新目標。
“在産需矛盾不斷加大,全世界耕地、水資源日趨緊缺,國際市場競爭日益激烈的今天,要實現再增産1000億斤絕非易事,還是要堅定不移地走科技興農的道路。”趙明研究員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