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
客服設為首頁 |
發佈時間:2010年09月18日 09:04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中國證券報
8月CPI同比上漲3.5%,創22個月以來新高,我國已連續7個月處於“負利率”,CPI持續攀升是強弩之末還是進入新一輪上漲週期?“負利率”下如何取得正收益?日前,瑞士信貸董事總經理陳昌華、民生加銀基金研究部總監陳東和廣州證券研究所所長袁季做客財經對話,共同討論熱點話題。
加息宜早不宜晚
中國證券報記者:8月CPI同比漲3.5%,創22個月以來新高,CPI年內高點是否已經出現?7、8兩月CPI連續超過3%警戒線,新一輪CPI上漲週期是否已經啟動?“防通脹”是否有必要轉為“控通脹”?
陳昌華:3.5%的CPI可能還不是年內高點,從2009年到今年年初,市場中的資金量增加很大,現在並不確定這些資金是否已經轉到影響食品價格的因素方面,另外,今年以來工資上漲的速度很快,有可能推動CPI進一步攀升。
7、8兩月CPI雖然連續超過3%的警戒線,但並沒有越線很多,從3.3%到3.5%,漲升勢頭也不是很猛,所以還不能確定新一輪CPI上漲週期已經開始,但是要非常警惕。
我覺得央行最好在明確的通脹來臨之前,先把通脹預期控制住,採取措施給市場一個明確的信號——不會永遠通脹。不要等到未來兩個月通脹加速上升的時候再加息或提高存款準備金率,那樣很被動,而且可能也難以起到有效的控製作用。
中國證券報記者:為防止經濟二次探底,美日等發達經濟體仍然維持著較低的利率水平,而我國已連續7個月處於“負利率”狀態,加息預期強烈,您認為處於兩難境地的貨幣政策應該如何調整?“非對稱性加息”能否有效平衡經濟軟著陸和通貨膨脹之間的矛盾?
陳昌華:雖然歐盟、美國、日本等主要經濟體目前還沒有加息,但有一些國家如印度、澳大利亞已經加息了,而我國的經濟週期更接近發展中國家的經濟週期,所面臨的問題與發達國家不同,在經濟增長和通貨膨脹之間,通脹的風險更大一些,所以並不是説美國不加息我們就不加息。
我認為,今年內無論如何都應該加息一次。如果我們現在加息,不需要加很多,加27個基點就可以把通脹預期控制住了,但是如果現在不動,那麼當通脹已經形成惡性循環時再加息就會很被動了,現在加息利大於弊。
從長遠來講,中國利率是應該市場化的,現在我們的利率是人為做了一個利差給銀行,而從長遠結構改革的角度來説這是應該改變的,至於不對稱加息是否能夠解決現在的問題,我覺得不一定,如果你的目的是打擊通脹預期的話,那就應該存款、貸款兩方面都加息。
中小板現波段轉折
中國證券報記者:市場近日受加息預期影響出現連續大跌,維持近兩個月的膠著橫盤狀態是否面臨重大轉折?
袁季:今年市場結構性特點非常明顯,大小盤風格不僅沒有切換,差距還在不斷擴大,滬深300指數、上證指數、上證50指數明顯受權重股整體表現低迷的拖累,漲勢溫和,而中小板指數及部分分類指數已節節攀升甚至創出新高。不過,根據我們的資金流分析數據顯示,9月上旬以來,隨著中小盤股估值不斷走高,資金相對流入力度卻出現明顯放緩跡象,特別是6日至10日這一週更下降至極低水平。從最近看,中小盤板塊已經出現波段轉折,調整壓力顯現,但中期而言,成長性確定的中小盤股在經歷調整後將出現機會。
綜合類指數是否會出現轉折,這主要看大盤股的情況,中小盤股下跌時估值低的大盤股能否實現風格轉換?我想仍然有一定難度。大盤股趨勢性機會一般需要兩個直接因素支持:一是宏觀經濟處於高景氣,二是整體市場流動性非常旺盛。而這兩大因素現在並不具備,今年大盤股是波段式機會,較難形成趨勢性機會。由於主升板塊出現較急的調整,加息預期又有所升溫,短期面臨的不確定性因素增加,但大盤股雖然欲振乏力,下行空間亦不大,所以我們對階段市場維持相對中性的判斷。
陳東:未來如果加息,市場短期受事件衝擊可能會有所震蕩,但並不會出現大的轉折,股市的長期運行趨勢不會因為一次加息而出現根本性轉變,長期趨勢依然向上。
市場運行的長期趨勢是由經濟週期決定的,中、短期趨勢是由流動性決定的。
首先,從經濟週期的角度看,歐美經濟都在走向復蘇,企業盈利、上市公司業績逐步回升。第二,從流動性來看,市場已經從過去非常小的單邊六、七百億的成交量再度回到上千億的成交量,回到非常好的市場流動狀態。所以,突如其來的事件雖然會給市場造成一些震蕩,但中長期趨勢不會改變。那些符合産業政策的、估值合理的優質上市公司,經過這次調整,會越來越具有投資吸引力,而題材炒作、概念炒作將會經歷比較大的估值修復,回到炒作前的水平。
中國證券報記者:頻創新高的中小板高位折戟,創業板套現資金加速出逃,高估值的中小盤股正面臨估值調整風險,今年以來的“抓小放大”思路是否應發生轉化?是否存在跌出來的機會?
陳東:投資是非常複雜的,首先考慮的並不是股票的大和小,並不是因為它小就一定有價值沒風險,也不能因為它大就不去投資它,實際上很多大盤股也會有很好的收益。我認為比大小風格轉換更重要的是行業的輪動,比如,你怎麼去抓住政策受益的行業。四季度投資應該考慮兩個事情:一、這個行業的景氣程度如何?二、相對這個景氣度與成長性,它的估值貴不貴?這是決定性的因素,而不是它是大盤股還是小盤股。
未來我們看好白酒、商業、建材,包括現在大家普遍不看好的金融,在完成調整之後,這些板塊可能會出現前所未有的非常好的買入時機。
調倉選股博取收益
中國證券報記者:股市的結構化特徵使得個股行情達到階段性高點,操作難度和選股難度都大大增加,如何在“負利率時代”取得正收益?
袁季:我們對近期市場的策略是:首先,倉位適中。因為市場的短期變化節奏較快,考慮到不確定因素有所增加,但預計仍在7月以來形成的震蕩區間內運行,因此建議以適中的倉位應對市場,既有靈活性,又可以把握主動。
其次,在不確定性比較多的情況下,應該更多地關注成長股,重點關注那些成長確定的公司。
第三,在其他主線都比較明朗的情況下重視並購重組主題,從央企到地方國企的整合,再到行業整合。
中國證券報記者:剛剛閉幕的夏季達沃斯論壇,氣候問題、可持續增長問題成為熱點話題,而今年以來漲幅較大的牛股也多與新能源、鋰電池相關,投資者應該如何把握“故事”和“預期”之間的差別?走勢獨立的強勢股具有哪些特徵或條件?
陳東:首先,我們應該設立這樣一個理念:聽你能聽懂的故事,賺你能賺到的錢。很多公司都有這樣或那樣的故事,很多也都出現了大幅上漲,但真正在故事上賺到錢的投資者卻並不多,去偽存真、去粗取精,在自己能夠理解的範圍內做投資並取得超額收益,這才是投資的本質。
其次,雖然企業是千差萬別的,但成長的規律是有跡可循的,比如行業屬性、盈利模式、治理結構、戰略戰術、執行力等,綜合評定企業的核心競爭力。
第三,未來三十年是靠調結構、促消費和新興産業驅動的,消費行業和新興産業一定是牛股集中地。找到了“牛”最多的地方,什麼時候買,就要看它的估值,看它背後的成長性和現在的價格是否合理,估值是投資恒定的標準。
袁季:人們往往熱衷於追逐熱點,而一不小心就會追到高點。其實從統計中可以發現,以食品飲料、醫藥等為代表的大消費板塊長期以來已經遠遠跑贏市場,尤其是品牌、技術、市場等方面優勢突出的公司,二級市場的表現更為優異。而這類個股往往不會急速上漲,通常是緩步上行,越長的時間累積越大的升幅。
我認為相關個股要長期走強離不開兩個因素:一是公司所處的行業和市場成長空間巨大;二是公司在所處行業和市場當中應具備核心競爭力,做到“人無我有”、“人有我優”。
瑞士信貸董事總經理 陳昌華
民生加銀基金研究部總監 陳東
廣州證券研究所所長 袁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