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經濟臺 > 圖文頻道 >

人民幣匯率很難找到內生性原因 央行政策陷入兩難

發佈時間:2010年09月14日 08:20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中國網絡電視經濟臺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人民幣近期突然的大幅升值,已經很難在市場上找到合適的內生性原因。”不止一位外匯交易員對於近期捉摸不定的人民幣對美元匯率走勢感到困惑,對於他們而言,頭寸絕不在手上留著過夜則是當下最好、更是最無奈的選擇。

  在他們看來,市場成交量相對較低,就是因為交易員和企業都避免持有大量美元或人民幣頭寸,以等待有關人民幣未來走勢的線索。對於如今難以預測的市場走勢,謹慎操作才是王道。

  深圳一銀行外匯交易員感慨,人民幣匯率的波動太沒有規律可循,按照參考“一籃子”貨幣原則,本應在美元指數連續走高之時,人民幣出現貶值,可近期的走勢卻恰恰相反。

  如今,比外匯交易員更“頭疼”的可能是中國央行。

  一方面,面對依然強勁且並沒有大幅收窄預期的貿易順差數額,如今人民幣小幅升值顯然滿足不了經濟仍未現好轉的美國,隨著美國中期選舉臨近,來自美國方面的外部壓力自然不斷加強;另一方面,超過3%的升值幅度對目前尚屬勞動密集型的中國中小企業而言,殺傷力不言而喻。

  眾所週知,人民幣重啟匯改的內生動力是中國經濟結構的轉型,也只有到國內經濟結構成功轉型的那一天,才能讓深陷兩難之境的央行對人民幣匯率“放手”。

  “不要對這一天抱有太大希望。”中國社科院世界政治與經濟研究所《世界經濟》編輯部主任張斌一語中的,“經濟結構的轉型是個漫長的過程,短期內不可能實現。”

  同樣,在招商銀行資金交易部高級分析師劉東亮看來,縱觀歷史,中國主動實現産業升級比較困難,以往的發展中國家的每一次産業升級都是由發達國家産業升級之後的産業轉移所致,而如今發達國家産業升級的跡象並不明顯。

  在張斌看來,如今最現實可行的緩解內外壓力方法只有靠減少貿易順差,而這只有兩條路徑,其一,人民幣大幅升值,而所謂大幅的概念不是升值3%-5%就可以解決問題的;其二,增加國內需求,而這必然引發通貨膨脹和資産價格泡沫的産生。

  無論哪一種選擇所面臨的後果都是目前央行所不願意面對的,如何尋找平衡,正在考驗央行的智慧。

  “上述兩條路徑的平衡運用都只能緩一時之急,最終人民幣還是會被一次性重估。”不過,由於國內仍存政策空間,張斌認為短期內這種可能性並不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