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經濟臺 > 圖文頻道 >

高增長苗頭初顯 機構增持三核電股

發佈時間:2010年08月27日 07:41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上海證券報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在中國努力發展新能源、減少化石能源依賴的漫長征程中,核電顯然將扮演一個舉足輕重的角色。

  “為了兌現哥本哈根大會前的承諾,中國非化石能源佔比到2020年要達到15%。而要實現這一目標,重點要發展三類非化石能源,即核電、水電以及非水能的其他非化石能源,後者包括風能、太陽能、生物質能。這其中,核電需要貢獻4%-6%的佔比。”一位參與能源“十二五”規劃(草案)前期討論的發改委能源所高層對本報記者説。

  他表示,據初步測算,如要在2020年完成非化石能源比例達15%的目標,核電規模至少達到7500萬千瓦以上。而目前國內的核電裝機只有900萬千瓦,未來有高達7到8倍的增長空間。

  “由於中國對節能減排的迫切需求,核電利用時數高、電源穩定的優勢將成為短期清潔能源的重要選擇。另一方面,兩大核電工業集團逐步加快海外鈾礦資源收購,逐步保障了巨大裝機容量所需的鈾燃料供給,這也為核電大發展奠定的原料基礎。”國金證券(600109)資深分析師張帥説,“在中國電力能源結構面臨結構性轉型的大背景下,核電作為一種發電效率高,無碳排的清潔能源,戰略地位將進一步得到加強。”

  在他看來,核電的成本優勢不僅在於其單位價格低於其他能源形式,而且在於成本穩定。這將使之贏得更多的下游投資。

  據國際核能組織統計,核電發電成本水平已接近50美金/兆瓦小時。我國成熟的核電站的單位建造成本也已低於0.4元/千瓦。

  同時,中國核電裝機容量比例低於2%,相比全球平均水平16%仍有相當的差距。這也成為核電發展的提供重要推動力。此外,張帥指出,核電相比其他清潔能源電源具有高度的穩定性,表現為其利用小時接近7900小時遠超過其他能源發電方式,對電網的衝擊性較小。

  值得注意的是,對於大力發展核電,中央高層可謂旗幟鮮明。

  8月22日上午,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國務院副總理李克強到江蘇田灣核電站視察時強調,核電是我國大力發展的新能源,安全是核電的生命線,要始終把確保核安全放在第一位。而今年4月,海南昌江核電項目一期工程正式開工,李克強特為該工程開工作出重要批示。

  2009年初,李克強副總理在出席浙江三門核電一期工程開工儀式時強調,要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的戰略部署,積極推進核電建設,大力發展新能源産業。同年12月,山東海陽核電一期工程舉行隆重開工儀式。李克強為該工程開工發去賀信。

  2008年11月,李克強副總理出席了福建福清核電工程開工儀式並宣佈開工。在座談會上他説,核電是清潔高效、安全可靠的新能源。推進核電建設是我國能源發展的重要方向,對於調整能源結構、保障能源安全、增強發展後勁具有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