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經濟臺 > 圖文頻道 >

糧食價格高漲潮席捲全球 對國內糧價構成新壓力

發佈時間:2010年08月09日 07:45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經濟參考報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新季早稻進入了收購高峰期,緊接著秋糧收購又將在9月份開始。和此前的夏糧收購一樣,目前糧價上漲的預期依然強勁,農民惜售、商戶搶糧的現象仍有可能重現。

  與此同時,全球糧食價格高漲的狂潮也在向中國席捲而來,對國內糧價構成了新的壓力。專家指出,隨著中國糧食進口量的增長和國外資本進入中國農産品市場,國際糧價的上漲對中國糧食市場可能産生更大的影響。

  賣糧:農民惜售 糧價難達預期

  “現在糧食不好收,農民的賣糧積極性不高,他們都想每百斤糧食能賣到100元。”記者日前在全國十大米市之一的湖南益陽蘭溪米市遇到糧販易利中,他這樣對記者説。

  目前新季早稻收購已經開始,收購價格較去年高開,每百斤基本上為95元左右,超過最低收購價的每百斤93元。但這樣的價格並不能滿足市場的預期,農民的惜售心理嚴重。益陽市蘭溪鎮三畝土村民陳建能告訴記者,他賣了4000多斤糧食,均價是每百斤96元,相比去年的價格漲得不少。

  陳建能説,去年的糧價越到後來越貴,所以今年農民吸取教訓,都等著價格上漲後再賣。據他的了解,農民希望每百斤至少能夠漲到100塊錢,現在賣糧的要麼是家裏沒有地方堆放糧食,要麼是急於用錢。

  洪澇災害帶來的早稻減産給漲價預期提供了基礎。據中華糧網的統計數據,因受災程度的不同,早稻輕度受災田塊預計減産3%至5%,中度受災田塊預計減産20%至30%,總體來説,今年全國早稻生産受災減産已成定局。

  益陽市糧食局分管糧食調控的副局長肖鳳南告訴記者,去年糧價從低到高的漲勢給了農民“糧價必漲”的心理預期。加上農民通過糧食經紀人了解到,今年的儲備糧輪換比較集中和增加了縣級糧食儲備兩個原因導致了對糧食的需求量增大。此外,農資價格上漲導致種糧成本提高,都加重了農民的惜售心理,農民盼望著在將來糧價走高時再出售。

  湖南社科院農村發展研究所研究員陳文勝接受《經濟參考報》記者採訪時表示,農民今年“待價而沽”的心態比往年嚴重,這麼多農産品價格都上漲了,農民對於水稻的價格肯定會有較高的期望,如果價格不如意的話,今年就不會賣。

  買糧:局部地區可能出現“搶購”

  8月4日,蘭溪米市天氣炎熱,但交易卻並不熱鬧,運糧車只是零星地停靠在路邊。記者推開多家收購企業辦公室的大門,糧販、農民、工作人員都擠在裏面吹著空調閒聊。

  在一家米廠,等著過磅的車輛不過兩三輛。過磅員小楊説,從7月底到8月4日,一共只有31筆交易,除了從一位種糧大戶手上收購了23080公斤外,其餘每筆交易都不過2000公斤左右。

  相比于去年,今年早稻收購的進度明顯遲緩。中華糧網信息主編焦善偉告訴《經濟參考報》記者,從目前收購市場來看,僅僅是加工企業和貿易商在收購,收儲企業還沒有完全進入市場,仍處於觀望之中。一方面是因為今年早秈稻産量和品質都下降了,另一方面是大家都在觀察後期的政策會如何出臺。

  不過,隨著收購高峰期的到來,一場早稻“收購戰”即將拉開序幕。

  農發行湖南省分行的分析報告顯示,部分社會資金和企業盲目看好糧食市場,可能通過多種形式入市收購,加之周邊省份企業也有跨區設點、委託收購意向,湖南省收購主體將呈增多趨勢。農民惜售、企業惜賣,收購主體很可能盲目看好價格後市。這些因素交織可能導致競爭加劇,局部地區可能出現搶糧現象。

  事實上,7月份夏糧收購過程中的“搶糧潮”仍然歷歷在目。國家發改委就此指出,糧價上漲預期增強,一些企業盲目“跟風”抬級抬價在短時間內大量收購糧食,致使出現農民惜售、企業惜賣、市場供求一時驟緊的局面。

  為了防止早稻收購中也出現企業違規加價、哄抬糧價、搶購糧源、擾亂市場等非理性行為,農發行湖南省分行日前正式安排部署了早秈稻收購信貸工作,明確表示“保供穩價”將是今年收購工作的核心。

  肖鳳南表示,未來一段時間,隨著農發行的貸款發放,糧食企業將憑藉充足的資金進行大量的糧食收購,很可能將帶動糧價的上漲,但是漲幅不會很大,一方面,糧食主管部門會吸取前不久小麥漲價帶來市場波動的教訓,盡最大努力引導糧食企業平穩有序地進行糧食收購,禁止出現哄抬糧價的現象;另一方面,對整個糧食市場能起主導作用的中儲糧對今年的糧價會進行限定,糧價高漲的現象將很難在此番早稻收購中出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