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經濟臺 > 經濟臺滾動新聞 >

太陽能熱水器市場調查

發佈時間:2010年07月27日 14:43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CCTV-交易時間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進入[交易時間]>>


太陽能熱水器市場調查之一:

 

低價太陽能熱水器之鄉 近七成中小企業停産

太陽能熱水器因為其節能環保而受到大眾的歡迎,不過記者近日了解到,在全國太陽能熱水器中小企業最集中的浙江嘉興海寧,今年有近七成的企業面臨著停工半停工的狀態。這是什麼原因呢?近日,記者做了一個調查採訪。

嘉興海寧目前是國內低價太陽能熱水器中小企業最集中的地方。08年的統計數據表明,全市共有近1100家生産整機與配件的家庭小作坊。但記者近日卻在海寧了解到,近七成的中小企業今年面臨著停工半停工的狀態。

記者隨機走訪了幾家當地的企業,他們普遍表示今年生意難做。有的廠家工作人員説,去年這個時候,他們都是在加班加點上班,而今年的話,一般每天就只做一個上半天。

目前,嘉興海寧大部分企業面臨著停工半停工的狀態,最根本的原因是海寧生産熱水器企業嚴重氾濫,導致市場價格競爭加劇。統計數據表明,2009年全國有上千家企業進入到太陽能熱水器産業。而海寧當地的太陽能熱水器企業從原來的600多家急增至1000多家。這些企業為了爭奪市場,拼命壓低價格。大量的經銷商開始選擇更低價的熱水器,不少中小企業失去了原來的經銷商,訂單少了,沒有生意做了,工廠也只能停工。據了解,不僅海寧的太陽能熱水器市場慘澹,今年整體市場行情都在下降。

統計數據顯示,今年全國太陽能熱水器品牌大企業增速減緩,從去年的36%下降至15%,幾乎大多數企業銷量全面下滑。20101-2月份,我國太陽能熱水器行業毛利率達到16.86%,比去年同期下降近1%

 

太陽能熱水器市場調查之二:

 

品牌繁雜 太陽能熱水器你信誰?

記者在海寧當地的調查中還發現,當地的太陽能熱水器品牌十分多。這給行業帶來了惡性競爭,同時也嚴重損害了消費者的利益。

記者了解到,太陽能行業的門檻很低,而利潤卻有10%50%的巨大空間,因此當地很多人都做起了太陽能熱水器的生意。這也導致了該地品牌雜亂繁多。統計數據表明,全國有5000多种太陽能的品牌,而海寧當地的品牌就佔了五分之一。

品牌增多帶來的是競爭的加劇,直接導致了低價低次的産品充斥市場。記者隨機走訪了幾家企業,發現看似相同的太陽能熱水器,價高價低有很大的不同。價低的內膽用不銹鐵的,成本只有1.5萬元一噸;而價高的用優質不銹鋼,成本高達2.8萬元一噸。有太陽能熱水器廠家負責人表示,一些企業目光短淺,為了達到短時間內搶佔市場的目的,往往忽視産品質量,追求低成本低價格去衝擊市場。

太陽能熱水器水箱的材料聚氨酯的密度和內膽的厚度就常常被商家用來偷工減料,當地的廠家偷偷告訴記者,這種情況在行業內是非常普遍的。目前海寧的太陽能熱水器企業大都是小品牌,質量、售後服務並沒有保障,而消費者往往難以辨認其中真假。

記者也了解到,目前該行業並沒有一個嚴格的監管體系,行業標準制定也不充分,市場並不規範,專家建議,消費者在選擇太陽能熱水器時還是要選擇品牌大,質量和售後服務都有保證的産品。

 

太陽能熱水器市場調查之三:

 

家電下鄉能否讓企業走出困境?

2009年,國家把太陽能熱水器列入了家電下鄉的産品之一。使得太陽能熱水器打開了農村這個更加廣闊的市場。這能否讓生産企業走出困境?並給行業帶來一定的影響呢?

記者了解到,某生産太陽能熱水器的大企業自從中標家電下鄉企業之後,企業當年就在自己原有的1000萬元的生産線上又追加了50%的投資。企業的銷量在當年也呈100%的增長。而全國數據顯示,去年家電下鄉政策使品牌大企業銷量增長達到36%。某太陽能熱水器生産廠家負責人表示,08年到09年期間,他們廠太陽能熱水器的銷量呈現100%往上的增長勢頭。

家電下鄉似乎是給企業帶來了無限的前景。但是記者在調查中也了解到,還有相當多的中小企業目前進入不了家電下鄉的行列而生意慘澹。某太陽能熱水器生産的家庭小作坊規模不足100平米。由於生産規模較小,沒有跨入家電下鄉門檻,銷售額今年下降了一半還多,目前像這樣的小企業全國還有近千家。     

即便中小企業中標家電下鄉,但由於自身的問題也並不能保證給企業本身帶來利潤的增長,不少中小企業在面對農村的市場時由於沒有自己的售後服務團隊,産品的質量也沒有保證,企業銷量並不好。

記者在調查中了解到,家電下鄉雖然給企業帶來了很大的市場,但並不是所有企業的救命稻草,也並不能從根本上解決企業的問題。家電下鄉正在加劇太陽能熱水器行業的兩極分化。大企業跨入家電下鄉門檻,佔據了越來越多的市場份額,而中小企業的市場份額就越來越小。有專家表示,家電下鄉某種程度成了洗牌的助推器。他們還建議,在今後的發展中,企業要更注重規模和品牌的建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