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經濟臺 > 圖文頻道 >

"逃稅門"中"歐萊"不"雅" 歐萊雅在華勝算幾何?

發佈時間:2010年07月23日 09:28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經濟參考報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從最初的母女爭奪財産對簿公堂,到將法國現任總統薩科齊捲入政治漩渦,歐洲女首富、歐萊雅集團創始人之女,現歐萊雅集團最大股東莉莉安貝當古執掌的歐萊雅集團,正面臨著“逃稅門”事件調查,如同英國石油公司的漏油事故一般,後續問題源源不斷。

  歐萊雅深陷“逃稅門”薩科齊再成焦點

  最近,歐萊雅首席執行官讓-保羅安鞏在中國宣佈正式發佈其首份可持續發展國別報告,表示歐萊雅要爭做中國的企業公民,一方面十分關注自然環保,另一方面積極在國內開展公益活動。

  但身為法國的企業公民,歐萊雅在國內已經被調查得焦頭爛額。一場“逃稅門”的醜聞危機,引發了一系列連鎖效應,就連法國總統薩科齊也被捲入。

  歐洲女首富、歐萊雅集團創始人之女,現歐萊雅集團最大股東莉莉安貝當古日前被曝:她可能為逃稅而隱匿高達數千萬歐元的海外賬戶。這在法國引起軒然大波。

  醜聞開始於一個攝影師。巴尼爾是貝當古十分偏愛的攝影師,貝當古曾先後向巴尼爾贈送了約10億歐元的財物,其中包括名畫、支票、現金、人壽保險及其他禮物。貝當古的親生女兒梅耶爾認為母親已年老神志不清,正在被攝影師巴尼爾騙取錢財。梅耶爾派自己的男管家錄下了母親和其財務顧問邁斯特的對話,並呈交警方,要求法國當局對此展開調查。

  該錄音近日被法國M ediapart網站公開,自此,這場醜聞開始逐漸升級。

  該段錄音顯示,貝當古在瑞士及塞舌爾群島的銀行存放了7600萬歐元資産。在法國與瑞士簽署了稅務合作協定後,她計劃將這些錢轉存到“較安全”的新加坡。而法國勞工部長埃裏克韋爾特可能幫助了貝當古進行海外逃稅。

  該段對話發生時期,負責稅務的正是韋爾特。一名檢察官説,他們早在今年1月就指示稅務部門對歐萊雅公司展開調查,但稅務部門的回復是,沒有得到勞工部長的批准。韋爾特在任預算部長期間,涉嫌協助貝當古逃稅6500萬歐元。

  此外,韋爾特的妻子弗洛朗絲,任職于貝當古財務顧問邁斯特的公司,且協助貝當古投資。韋爾特稱和妻子之間有“防火墻”,不存在“利益衝突”。但在所公佈的錄音中,貝當古提到,雇傭弗洛朗絲,是為了“取悅她的丈夫”。韋爾特妻子弗洛朗絲日前已辭職,她在接受《世界報》訪問時坦承,此前“低估了利益衝突問題”。

  歐萊雅的這位最大股東除利用勞工部部長為其“開綠燈”之外,還出動了法國總統薩科奇。

  一名為貝當古工作了10年而近日遭解雇的會計,近日主動向媒體爆料:法國總統薩科奇曾在2007年競選總統期間,接受過貝當古15萬歐元的政治捐款,並以包庇後者逃稅為條件。

  無獨有偶,法國第一夫人布呂尼也“夫唱婦隨”,被指其慈善基金會收取歐萊雅捐款,將受到調查。專為貧窮兒童籌款的“卡拉布呂尼-薩科齊基金會”(CarlaBruni-Sarkozy)被指收受歐萊雅旗下美容品牌蘭蔻的捐款,總數不詳。但第一筆捐款約為60萬歐元左右。布呂尼去年9月曾説,“蘭蔻象徵了美麗,是基金會的理想合作夥伴。”

  目前歐萊雅最大股東的“逃稅門”醜聞已牽涉到了多方政治關係,而反對黨也以此為由攻擊薩科奇支持的退休改革計劃。專門“製造美麗”的歐萊雅集團,在此次的“逃稅門”中也顯出了醜陋的一面。

  歐萊雅,傳播美麗,傳播危機

  女富豪與男藝術家、遺産糾紛、逃稅、竊聽、要員、權錢交易……M ediapart的這段錄音幾乎聚集了所有吸引眼球的要素,猶如在法國政界、民間投下的一塊巨石,掀起層層巨浪。

  “貝當古案”確實來得不是時候。法國受全球危機影響,近年經濟形勢不佳,財政赤字年年高企。政府宣佈連續3年凍結國家公共支出規模等財政緊縮措施。薩科齊還發表公開信倡導各級政府節約行政開支,自己則宣佈以身作則,首先在今年取消國慶節于愛麗舍宮舉行的傳統“花園宴會”,全國上下一副準備勒緊褲腰帶過日子的架勢。無疑,這時候的高官腐敗醜聞令百姓異常反感。

  就在這時,法國政界高層的腐敗醜聞卻是層出不窮。副部長級的國務秘書阿蘭茹瓦揚代被曝光花費11.65萬歐元租用私人飛機前往法國位於加勒比海地區的海外領地馬提尼克參加國際會議,並利用職權非法取得擴建在外省住房的許可證;負責首都區域發展的國務秘書克裏斯蒂安布朗則利用政府給其部門撥款,在10個月時間內為自己購買了價值1.2萬歐元的雪茄;前住房部長克裏斯蒂娜布丹被委派了一項閒職,並因此接受每月9500歐元的免稅額外收入。隨著一樁樁醜聞被揭露,人們不禁懷疑,這背後究竟還有多少不為人知的“貓膩”?

  2007年曾與薩科齊一同爭奪總統寶座的社會黨候選人塞戈萊娜羅亞爾直言不諱指責説,薩科齊政府已經“腐敗”。

  7月4日,茹瓦揚代和布朗向薩科齊和菲永提出辭職,後兩人接受並批准了他們的辭職報告。此間分析説,薩科齊接受茹瓦揚代和布朗辭職實乃“棄卒保車”之舉,目的在於分散注意、平息輿論,以保住韋爾特的職務。反對黨自然不肯善罷甘休,它們紛紛呼籲説,以兩名國務秘書辭職作為對近來系列醜聞的答覆力度尚顯不夠,從而對政府進一步施加壓力,最終目的還是想把薩科齊的心腹韋爾特拉下馬。

  國內紛爭 國外熱賣

  法國國內的紛爭似乎並沒有影響到歐萊雅的業績。7月12日,歐萊雅發佈的2010年上半年財報顯示,由於産品銷售在新興市場取得重大突破和歐元對美元匯率走低,集團今年上半年營業額達96.7億歐元,同比增長10.2%。

  財報顯示,今年上半年,歐萊雅在西歐市場的銷售僅增長2 .6%,在北美市場的銷售增長達8.8%,在新興市場的銷售增長則高達22%,其中亞太和拉美市場的銷售分別增長20%和35.1%。

  巧合的是,貝當古原本計劃將一部分歐元資産轉移到新加坡,這正是歐萊雅銷售業績增長最快的地區之一。

  近日訪華的歐萊雅首席執行官讓-保羅安鞏不僅立下十年內在華新增3億消費者的宏偉目標,還表示相信,中國將成為歐萊雅的全球第一大市場。他表示,集團在中國的消費者目前有6千萬,這個數字在五年內會翻一番,十年後將再翻一番。這意味著,歐萊雅十年內在中國將可能新增3億消費者,而同期歐萊雅全球新增消費者的目標是10億。

  由於旗下品牌眾多,歐萊雅根據各個細分品牌的定位與佈局實施“金字塔式戰略”,即按照價格,從塔底到塔尖都有對應的品牌。在進入中國市場的初期,歐萊雅憑藉美寶蓮佔據了中國大眾彩粧領域的第一,薇姿和理膚泉保證了藥店專銷的第一,蘭蔻坐上了高檔化粧品的頭把交椅,但唯獨在大眾護膚品這一市場缺少力量。為了加固品牌金字塔底層的大眾化粧品部分,歐萊雅在2003年宣佈在華收購小護士品牌。並且,從2009年6月開始,歐萊雅又開始在中國推出洗髮水系列,這是中國化粧品領域滲透率最高也是市場容量最大的品類。

  此外,近年來歐萊雅品牌也在不斷深化營銷渠道,使産品能更近距離地接觸中小城市的消費者。除了進一步鞏固在百貨商店渠道的優勢之外,更大力拓展大型賣場、個人護理用品商店、化粧品店等大眾渠道,通過有步驟的引入大眾商品,逐步在大眾渠道建立優勢。另一方面歐萊雅還高度關注二三級市場新興的化粧品店渠道,在2008年開始,開展了名為“魅力聯盟”的渠道推廣行動,僅僅半年時間,開拓網點超過5000家,讓更多二三級甚至鄉鎮市場的化粧品店開始銷售歐萊雅産品。事實上歐萊雅還將更加密切的關注這一渠道的進展,力圖在二三級甚至以下市場獲得更大的市場成長空間。

  這一切都説明,歐萊雅已然洞察中國消費品市場存在的巨大轉變,並意圖在這一進程中獲得巨大商機。

  形象受損 並購挫折歐萊雅在華勝算幾何?

  儘管對中國市場充滿著信心,歐萊雅仍然繞不過當年曾經遭受過的並購挫折影響,甚至此次“逃稅門”事件,也可能引起愈來愈重視中國金融秩序的政府部門的注意,歐萊雅的在華策略到底能實現到什麼程度,現在仍然是一個問號。

  説到這裡,不得不提起歐萊雅當年在中國實施過的並購失敗案例。

  2003年12月,為了填補品牌金字塔的塔基部分,歐萊雅拿下了與之談判4年的小護士。1個多月後,歐萊雅又出人意料地將另一知名化粧品品牌羽西納入麾下。但與前次構思已久的並購不同,這被認為是一次“搶婚”———堅決阻止競爭對手寶潔染指羽西。

  之後,歐萊雅努力將小護士和羽西融入這個大家族。2005年,歐萊雅集團斥數億鉅資重新打造小護士,希望小護士銷售額能達到15個億。於是,小護士清澤、亮白兩大新系列問世。但市場並沒有接受這種變化。1年後小護士的廣告大幅減少,專櫃陸續被撤,新品又回到擁擠的貨架上。

  相較小護士,歐萊雅似乎對羽西傾注了更多的耐心和期望。2005年9月,歐萊雅成立了中國研發中心,其中很重要的使命是研究東方消費者的膚質和發質,為羽西等品牌開發新品。2006年,歐萊雅更是將羽西從大眾化粧品陣營中調出,使之成為高端化粧品部的一員。他們決定將羽西打造為代表中國氣質的主流高端化粧品,力爭成為紐約美寶蓮、日本植村秀那樣的世界名牌。但羽西專櫃至今只能在大型商場的化粧品區角落裏才能找到。

  儘管小護士被收購後並沒有給歐萊雅帶來預期的收益,歐萊雅中國區總裁蓋保羅卻並絲毫沒有表現出“悔意”。他曾在接受採訪時候指出,“小護士在終端賣場有現成的渠道,收購後歐萊雅集團可以直接使用,許多小護士的經銷商仍然保留。此外,小護士宜昌生産基地還承擔歐萊雅旗下部分大眾化粧品的生産任務。總之,小護士幫助我們更好地了解大眾化粧品市場的情況、遊戲規則,讓我們學到了很多東西,並幫助我們更好地發展卡尼爾、美寶蓮等大眾品牌”。

  業內人士也表示,小護士的失利給歐萊雅上了深刻的一課,至此之後,歐萊雅更加清晰地認識了自身的優勢與弱勢,並開始了更加穩健務實的渠道與品類拓展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