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
客服設為首頁 |
發佈時間:2010年07月19日 17:39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中國網絡電視經濟臺
中歐國際工商學院副院長兼中方教務長張維炯教授出席論壇並致歡迎辭
轉變組織能力,實現企業成長與突破,2010中國企業組織管理高峰論壇成功舉辦
7月16日,2010中國企業組織高峰論壇在中歐國際工商學院舉行。200位企業界精英圍繞“成長與突破:組織能力的轉變”的主題,進行了一天的研討。
其間,世界管理大師伊查克 愛迪思(Ichak Adizes)博士做了專題演講;智融集團董事長、宏集團創始人施振榮,世聯地産董事長陳勁松,方太集團董事長茅理翔,邁瑞醫療科技董事長兼聯合CEO徐航先後分享了各自企業的組織建設經驗。
論壇由中歐國際工商學院組織能力建設學習聯盟主辦。聯盟由中歐國際工商學院飛利浦人力資源教席教授楊國安博士發起設立,吸引了包括金蝶、青啤、邁瑞、龍旗等知名企業高管加盟。
“如何使企業成為恒星而不是蝴蝶?”
中歐國際工商學院副院長兼中方教務長張維炯教授出席論壇並致歡迎辭。他指出:“一個企業在發展過程當中有不同的階段,開始的創業階段非常困難,但之後要突破的話也不那麼容易。”
在致辭中,張維炯副院長多次提到企業發展的瓶頸期:“創業企業在可以生存之後,在相當一個階段內有一個相對比較平穩的發展,但是如果要突破的話不那麼容易。”他認為,創業付出的努力不是按照線性關係來看,而是按積數關係來看的,不僅僅是努力就可以實現突破,還要有新的思路、新的方法、新的手段。
在致辭的最後,張維炯提出了自己的期望:“這次論壇希望可以給大家提供一個非常好的思路。作為在中國環境下運作的企業,在中國的經濟體制、法律制度、社會環境和人文環境下,我們的一些變量和國際上的變量是不一樣的,在企業的突破成長方面有自己的規律。我們的企業家們所掌握的成長的經驗、突破的經驗,是中國企業發展中非常寶貴的財富。”
那麼,為什麼有的企業、組織像星星一樣,擁有恒久的生命力;有的企業、組織卻像蝴蝶一樣,他們一誕生又很快消失了?世界管理大師伊查克?愛迪思通過他著名的企業生命週期理論回答了這一問題。
伊查克 愛迪思博士是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終身教授,斯坦福大學訪問教授,並在哥倫比亞大學授課。他是企業生命週期轉型管理大師,對企業不同發展階段面臨的挑戰及相應的管理工具取得了大量突破性的研究成果。
他指出,每一個人都有一個生命週期,有誕生、成長、衰落、死亡;每一個企業、組織也都有一個生命週期,有嬰兒期、學步期、青春期、盛年期、衰老期、死亡期。
他同時也強調,對於企業而言,死亡不是必然的。通過變革,企業可以延長自己的盛年期,實現可持續的長期發展。那些像恒星一樣持久的企業就是通過自我變革、突破,不斷轉變自己的組織能力,從而實現可持續性發展。
如何延長自己的盛年期,無疑是每個企業都關心的問題。“一個管理有效的組織,具備四種維他命:維他命P、維他命A、維他命E和維他命I。”愛迪思教授進一步提出了自己的“維他命”理論。
P代表實現企業目標(perform the purpose of the organization),它使企業取得短期效果,實現效力;A 代表行政(administer),系統化、常規化、規劃好各項活動,它提供效率;E代表創新精神(entreprenearing),創造力和風險承當是其中兩個必不可少的要素;I代表整合(integrating),形成相互依賴而又親近的文化。這四種維他命PAEI 是制訂決策的4大角色,用以分析企業文化、風格或管理人員的風格。
愛迪思教授指出,P、A、E、I就像是化學編碼一樣,不同的組合可以産生不同的功效和不同的管理風格。企業在不同的週期階段會表現出不同的PAEI組合風格。
企業是年老還是年青,和企業的規模沒有關係,而是由以下兩個因素決定的:靈活性和可控性。靈活性是維生素P決定的,而可控性是維生素A和維生素I決定的。愛迪思教授用曲線表現了這兩個因素在企業不同週期階段的變化。成長期的企業靈活性較強,要注意增強可控性;盛年期到衰老期的企業可控性很強,要提高靈活性,多一點創業精神,多一點新産品。
“建立一家企業不是長跑是拉力賽”
通過視頻連線,智融集團董事長、宏集團創始人施振榮發表了演講,他結合宏集團的成長經歷,解析了宏組織能力演進的過程,為愛迪思博士的理論提供了企業實戰的解讀。宏經過了三次變革轉型,目前成長為全國第二的個人電腦公司、全球第一的筆記本電腦供應商。
施振榮在演講中表示,創業第一個基本的想法就是不跟隨別人的,一定要走出自己的一條路;第二個就是突破成長瓶頸。
“就像我在60歲退休,也是40多歲就做了決定了。”施振榮坦言。在演講中,他首先強調了管理權和所有權分開的重要性。他認為企業需要挑戰困難,並且挑戰困難的最關鍵點,對商業模式、組織、理念、文化、流程都做徹底的調整;同時還要突破瓶頸,而老闆需要突破的最大瓶頸就是突破自己:“建立一家公司並不是一個馬拉松比賽而是一個接力賽,要學會交棒和接棒,突破自己的瓶頸,給年輕人舞臺。”
闡述企業文化時,作為宏集團創辦人,施振榮説:“宏剛剛開始的時候,就有一些基本價值觀和口號。”他認為,企業文化就是為了讓企業有競爭力,創造價值、降低成本,塑造人盡其才的環境。
“在企業步入衰退期之前,要延長盛年期的時間,就要做到兩點:第一、不斷地投資未來、不斷地學習;第二、組織思維需要重大的變革管理。”施振榮表示。在宏的企業發展歷史中,一共經歷了三次變革管理:1981年由研發轉製造、1992年宏再造、2001年宏世紀變革;從商業模式、組織、理念、文化、流程都做一個徹底的調整。
另外,施振榮提出了自己對企業成長因素重要性的排序:客戶,員工,股東。他説,這是重要的順序,最先關注的就是客戶。利用員工的智慧,不忽視工人的重要性,因為他們有很多智慧想法是高管所需要的。他還表示,用人和發展一個人並不是要炒掉一個人,換人的成本是很高的。
組織變革幫助企業實現成長與突破
此外,還有多位著名企業家就企業生命週期管理髮表了真知灼見,包括:世聯地産董事長陳勁松、方太集團董事長茅理翔、邁瑞醫療科技董事長兼聯合CEO徐航等。
陳勁松提出,中國做得最差就是和人相關的服務。
“我們公司沒有任何實體的産品,只有服務,而且都是靠人來完成。靠人來完成這個事,使得我們的質量把控面臨一大難題,”提到我國服務業的發展,陳勁松無奈地表示,“中國服務不能做大,一做大質量就沒有保證,品牌就完蛋。”
服務業的行業特點決定了行業的服務質量由提供服務這些人的工作狀態來決定,並且服務的生産和消費是同一時間完成的。陳勁松表示,公司進入組織成長階段,進行質量把控的最基本的思路,就是以平臺為中心進行業務拆分。例如,我們把諮詢分為戰略諮詢、項目諮詢等等,也就是再拆分。我們一定要保障我們這個擴張是有組織支撐的,否則就不能成長。
“由此,我們必須實現系統平臺來支持我們的資源共享,”陳勁松進一步解釋道,“為什麼要實施這個管理,就是因為我們既要保證統一的服務品質,又要保證他跟各地的市場相適應,這個之外,我們就把其他的東西就全部進行系統化。”
茅理翔介紹了方太組織變革的三大特色。他表示,方太經歷的三次重大的組織變革,大大促進了方太的快速成長。
據茅理翔介紹,第一大特色,方太的組織變革與傳承同步,分別經歷了初創、成長和發展三個階段。96年茅理翔父子兩人共同創辦了方太,開始了他們的共同創業、也是他本人的第二次創業。
第二個特色就是方太的組織變革和人才的引進和培養同步。“這個階段,我們大批地引進了優秀的職業經理人,實際上和企業的組織變革是同步的,”茅理翔説,“我們開啟了陽光計劃,每年向大學當中招收50-60個大學生,培養自己的後備幹部。”
第三個特色就是方太的組織變革和文化變革同步:“方太首先確立了讓家的感覺更好這樣的一個使命。這個使命的確立,使方太的組織文化從小家文化轉變為大家文化。”茅理翔補充提到,除了有了使命之外,方太把人品、企品、産品三品合一作為方太的組織信仰,還把創新訂立為方太非常核心的文化之一。他認為,方太組織的學習能力、組織的創新能力、組織的運行能力都在這個過程當中得到了全面的提升,成功地從家族轉變為了職業經理人,而這一模式完全可以複製。
徐航則介紹了自己將企業推向全球的19年的實踐。
“我們初步分了一下,我們經歷了三個階段,第一個階段是91-98年,我們97年引進風險投資,從99年-07年,邁瑞醫療完成上市,從最近三年我們進入了新的階段。”徐航介紹道,“第一個階段是創立與開始階段。我們在這個階段明確了我們到底做什麼。第二個階段是我們堅持技術創新,走向全球化金融的階段。第三階段我們更加認清了我們未來的責任,縮小與世界領先醫療企業的差距。”
在公司發展的三個階段之外,徐航還提出,文化上如何整合是一件很重要的事情。“文化真的是要在公司小的時候做起,你擴大的當中,你的文化非常容易被稀釋。”同時,他也將自己多年的經驗與在場的企業家一同分享:“我們在績效導向上和激勵措施上做了很多的努力。在治理上我們更加關注産品的戰略規劃,我們希望通過持續不斷的努力,分階段地實現目標。”
楊國安教授在每位嘉賓發言之後所作的簡短的點評,使得發言的要點更加突出,並使論壇的氣氛更加活潑;加上嘉賓們與在場聽眾的現場討論,讓中歐的石化演講廳變成了互動的“中歐課堂”。
楊國安教授認為,企業持續成功=戰略 組織能力。組織能力是中國企業家最需要持續提高的企業管理能力之一。中歐的學習充當了每位校友人生和事業發展道路上的“加油站”。中歐名師和優秀的校友資源應該而且完全能夠為這個群體中每一分子的繼續成長提供滋養。 “組織能力建設學習聯盟”就是要打造成為提供這種滋養的平臺。聯盟的的宗旨是:在中歐校友中間發展聯盟會員,幫助會員建設所在企業的組織能力,從而給公司創造價值;與此同時,增進會員間的相互了解,成為志同道合、相學相長、互信互助的個人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