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經濟臺 > 圖文頻道 >

專家稱全國養老金“空賬”規模約為1.3萬億

發佈時間:2010年07月14日 09:08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新京報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據估算,中國養老金“空賬”規模大約為1.3萬億;2004年該數字為7400億。這是中國社科院世界社保研究中心主任鄭秉文昨日在中國和拉美養老金制度國際研討會上透露的。

  專家稱學習拉美不成功

  “和拉美國家相比,中國的制度並不成功。”鄭秉文稱,1.3萬億的“空賬”是中國學習拉美制度不成功的表現之一。其分析,拉美養老保險制度改革以認購券的方式,較好地解決了養老保險制度轉型成本問題,但中國一直未能解決該問題。

  一位不願具名的與會政府官員認為,不應該過分擔心“空賬”問題,中國不同於拉美的地方之一為,中國如果出現養老金赤字,將會由國家兜底,個人賬戶資金雖然被用於支付當期養老金,但這是有國家信用背書的,參保人不用擔心今後權益受損的問題。

  “完全積累模式未必最佳”

  30年前,智利在全世界首個引進和建立了養老保險的個人賬戶制度,並對基金實行資本化運作模式,養老金投資收益率高達12%。在借鑒智利的做法下,中國首創了統賬結合的養老保險模式。但鄭秉文直言,中國引入個人賬戶是不成功的,個人賬戶的功能失靈了。

  上述不願具名的官員則認為,伴隨中國高速的經濟增長的同時,是社會平均工資的高增長率,這使得養老金的投資收益率超過工資增長率,成為幾乎不可能的事情,在中國經濟高速增長的背景下,完全積累的模式未必是最佳選擇。

  養老金收益跑不過CPI

  “2009年,中國養老金累計結余1.25萬億,五險累計結余1.93萬億,但中國養老金賬戶投資的收益率不到2%,面對高於收益率的CPI,形成了福利的巨大損失。”鄭秉文針對上述數字分析稱,過去9年裏,CPI平均為2.2%,意味著每年損失幾十億。同時,由於城鎮社會平均工資過去10年平均15%的增長率,使得養老金的實際購買力下降。鄭秉文呼籲,儘快出臺養老金的投資運營辦法,以解決收益率跑不過CPI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