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經濟臺 > 圖文頻道 > 財經新聞 >

歐盟挑起中歐最大貿易摩擦案 涉案金額41億美元

發佈時間:2010年07月02日 08:58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經濟參考報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經濟參考報》記者7月1日從歐盟網站獲悉,針對調查産品———無線寬域網絡調製解調器(簡稱“W W A N”),歐盟同時發佈了對中國的反傾銷調查公告和面向多個國家的保障措施調查公告。中國成為唯一一個遭受雙案調查的國家。

  涉案金額約41億美元

  歐盟委員會網站顯示,此次被調查産品為無線寬域網絡調製解調器,歐盟海關編碼為84718000和85176200。起訴方為比利時O ption公司,其在申訴書中稱自己是涉案産品歐盟唯一生産商。

  商務部公平貿易局負責人當天就此發表談話表示,該案係歐盟首次對中國産品同時發起反傾銷調查及保障措施調查,涉及我企業1000余家,涉案金額約41億美元。

  “這應該是迄今為止歐盟對我國發起的最大反傾銷案。去年全年我國遭受到的來自所有國家的貿易救濟調查總金額為126億美元,而這一起就超過了40億美元,金額非常大。”對外經貿大學屠新泉教授告訴《經濟參考報》記者,更為罕見的是,歐盟竟然同時對我國發起保障措施,“在我印象中,迄今為止還沒有碰到過這樣的雙調查案例。”屠新泉説,這也就意味著“一種損害,兩種補償”,會造成對損失的重復計算,從而達到加倍處罰的效果。

  屠新泉進一步表示,保障措施是針對對方國出口數量增長過快發起的,往往不涉及傾銷等不公平競爭的問題。由於保障措施需要雙方達成補償協議,實施有難度,在國際上很少使用。而歐盟此次對包括我國在內的很多國家同時發起保障措施、又針對我國發起反傾銷調查,這和美國多次發起“雙反”調查的示範效應不無關係。

  不公平責難只為保護其本國企業技術領先地位

  北京郵電大學教授朱其亮向《經濟參考報》指出,目前華為和中興等國內企業,已經成為歐美電信運營商的主要設備供應商。尤其是在華為獲得了北歐等國家4G網絡的建設合同後,國內企業在歐美市場的技術領先地位進一步鞏固。但這也擠壓了歐美廠商的生存空間,自然會引來競爭者的不滿。

  “歐美政府所謂的‘傾銷’,其實只是一個藉口,更多的是為了保住歐美企業的技術領先地位。”中興通訊研究部研究員邱昊向《經濟參考報》記者透露,國內的廠商這幾年技術水平提升很快,大有超越歐美廠商的趨勢。調研公司Infonetics數據顯示,2009年,華為以22.1%的全球市場份額,超越諾基亞-西門子位列行業第二,而中興全年以12.6%的全球市場份額,超越阿爾卡特朗訊,居行業第四。面對中國企業在歐美市場的開拓勢頭,歐美有所忌憚,因此才會發起種種“責難”。

  邱昊説,隨著4G網絡被提上日程,國內企業在LT E技術上的優勢越發明顯,這肯定會引起歐美廠商的注意。

  商務部公平貿易局負責人表示,無線寬域網絡調製解調器屬於不斷更新的高科技産品,中國産品促進了技術進步並創造了新的市場,也給消費者帶來了福利。歐盟對一種産品同時發起兩種救濟措施調查,是典型的貿易保護主義做法,是濫用貿易救濟措施干擾正常貿易,不僅阻礙歐盟自身經濟復蘇進程,也損害中方利益,更不利於科學技術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