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
客服設為首頁 |
發佈時間:2010年06月24日 10:16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中國新聞網
賺錢不易,守錢更難,細數生活理財常識,簡直是五花八門,理財不僅需要滿腔熱忱還需要知識的儲備,以下為您列舉了部分網友總結的理財經驗。
綜合媒體報道:日子一天天好,薪水一年年高,有餘錢了,職場人士的“花花腸子”也就開始多了起來。樓市、股市、基金、黃金、古董……人們恨不得投進去的每一分錢都能賺個盆滿缽滿。但是,追錢追得辛苦,守財守得不易,錢生錢更是難上難。風靡火爆但是又讓大家愛恨交織的“理財”兩字,究竟蘊藏著什麼玄機?
全球化投資、全球化理財的實現,其根源就在於首先要樹立一種成熟的正確的理財觀。一般人談到理財,想到的不是投資就是賺錢,其實非也。“理財”一詞,最早見諸於21世紀90年代初期的報端。理財即對於個人財産(包含有形財産和無形財産=知識産權)的經營。理財是理一生的財,是個人一生的現金流量與風險管理,不是僅僅解決燃眉之急的金錢問題而已。理財與賺錢和投資也有著本質的區別。
理財的範圍很廣闊,它包括:投資;消費規劃,規劃自己的現金流,為實現盡可能多的儲蓄,節省沒有必要的開支,做好理財準備、儲蓄計劃、稅務籌劃,規劃自己取得收入的形式和時間,合理避稅;籌劃福利制度等,包括養老保險和四險一金等;對貸款的規劃,例如貸款方式的選擇等。
黨的十七大報告中提出“創造條件讓更多群眾擁有財産性收入”,這一口號的提出正是積極鼓勵大家除了職場薪酬收入之外,要儘快實現健康理財、科學理財,創造其他的收入來源。陳理行先生解釋説,“財産性收入”一般是指家庭擁有的動産(如銀行存款、有價證券等)、不動産(如房屋、車輛、土地、收藏品等)所獲得的收入。它包括出讓財産使用權所獲得的利息、租金、專利收入等;財産營運所獲得的紅利收入、財産增值收益等。職場人士應該積極了解、利用現有的理財渠道,挖掘最適合自己的理財方式。目前市場上理財品種繁多,大致來看,個人理財品種可以分為個人資産品種和個人負債品種,共同基金、股票、債券、存款和人壽保險等屬於個人資産品種;而個人住房抵押貸款、個人消費信貸則屬於個人負債品種。
生財先要學會理。理就意味著在觀念上、理解上先要樹立正確的科學的理財觀。什麼才是健康的理財觀呢?
第一,先儲蓄後投資。做好自己的消費支出規劃,學會存錢。有一句話説得好,賺一塊錢不是錢,存了一塊錢才是一塊錢。儲蓄是一個積小錢而成大錢的過程。如果你把每個月的500元不必要開支節省下來,用於投資,假如每個月定存定額買500元基金,那麼20年後,它便“變出”五十多萬元。
第二,有明確的理財目
的。根據計劃中要實現的生活狀態,樹立可衡量的明確的理財目標、早投資早收益的理財觀念,早分享市場收益。
第三,有科學的投資組合。不單純依賴一種理財方式,分散投資,降低風險。在投資金額上,一般留夠三個月的收入作為家庭的備用金,其他的資金可以拿去投資。組合投資方式,首先要確定自己的風險屬性,是冒險的還是保守的、穩健的等。比如説基金投資,在基金上漲期間可以多配置股票型基金;在市場調整時期可以選擇一些貨幣型或者債券型基金,或者另外選擇黃金、信託、實業等投資渠道,來分散風險。
又比如買保險,保險的花費應是收入的10%。意外險、重大疾病險、養老保險,這幾個都是職場人士必須考慮的險種。
第四,有執行能力。制定理財計劃後要嚴格執行。除非家庭發生比較大的變故,現金流急劇減少,否則都要堅持理財計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