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
客服設為首頁 |
發佈時間:2010年06月20日 08:18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新華社
國家能源局副局長吳吟在19日舉行的中國能源戰略與“十二五”能源發展論壇上表示,“十二五”期間將考慮發揮價格杠桿調節作用,鼓勵以氣代油,促進天然氣産業發展,使目前天然氣在我國能源消費結構中的比重由4%提高到8%。
據吳吟介紹,世界能源消費結構中,天然氣消費佔能源消耗總量的24.1%,而我國能源消費結構中天然氣的比重只有4%。他表示,要加大煤層氣、頁巖氣、城市垃圾沼氣等非常規天然氣的開發力度;加強天然氣儲備體系建設,發揮價格杠桿調節作用,確保天然氣穩定供應;強化天然氣、液化天然氣進口渠道建設,擴大天然氣、液化天然氣進口規模;適時調整天然氣利用政策,鼓勵以氣代油,適地、適量建設天然氣、液化天然氣調峰電站。
針對我國過度依賴煤炭消費的問題,吳吟表示,我國煤炭産量佔世界煤炭生産總量的42%,未來20年煤炭産量仍將增加。“只有把煤的綠色生産和清潔利用做好,我們國家的能源才有可靠的保障。”
我國能源戰略理念將發生六大轉變
新華社北京6月19日電國家能源局副局長吳吟在19日舉行的中國能源戰略與“十二五”能源發展論壇上説,我國國家能源戰略和規劃設計分為三個層次,目前均在分頭編制中,國家能源戰略理念將發生六大轉變。
據吳吟介紹,我國國家能源戰略理念的六大轉變包括從偏重保障供給為主,向科學調控能源生産和消費總量轉變;從嚴重依賴煤炭資源,向綠色、多元、低碳化能源發展轉變;從過度依賴國內能源供應,向立足國內和加強國際合作轉變;從生態環境保護滯後於能源發展,向生態環境保護和能源協調發展轉變;從資源依賴型的發展模式,向科技創新驅動型的發展模式轉變;從各能源品種獨立發展,向多種能源互補與系統的融合協調轉變。
吳吟強調,國家能源戰略理念轉變的同時還要堅持節能優先、大力實施能源科技自主創新、促進煤炭綠色生産、清潔利用和發展以電力為核心的智慧能源網絡等四個重點方向。
據了解,國家能源戰略和規劃設計分的三個層次分別是能源戰略、發展中長期規劃和“十二五”規劃。能源戰略描述到2050年未來40年能源發展總體思路和框架,特點是突出重點,簡明扼要;中長期發展規劃綱要描述未來20年能源發展的重點佈局及舉措,特點是全面系統、承上啟下;“十二五”能源規劃描述未來5年能源發展,特點是比較具體,便於實施。
吳吟表示,從今年到2050年的40年是我國能源體系的轉型期,到2030年的20年是我國能源體系轉型的攻堅期,而“十二五”則是攻堅任務能否完成的關鍵期。
“‘十二五’時期必須優化發展煤炭産業,加快天然氣開發,加大水電核電建設,大力發展可再生能源,為實現2020年能源結構調整和溫室氣體減排目標打下堅實基礎。”吳吟説。
國家發展改革委關於規範煤制天然氣産業發展有關事項的通知
發改能源〔2010〕1205號
各省、自治區、直轄市及計劃單列市發展改革委、能源局、經貿委、大唐、中電投、華能、國開投、神華、中煤公司、中石油、中石化集團公司、中海油總公司:
近年來,國內天然氣需求快速增長,激發了各地投資建設煤制天然氣項目的熱情,由於煤制天然氣是新興産業,國家尚未制定明確的産業政策,目前,正在進行項目示範工作。為了加強對煤制天然氣産業的規範和引導,促進煤制天然氣行業健康發展,根據國發〔2009〕38號文件精神,對煤制天然氣産業發展有關事項通知如下:
一、煤制天然氣是以煤為原料,採用氣化、凈化和甲烷化技術制取的合成天然氣。煤制天然氣是資源、資金、技術密集型産業,項目建設需要的外部配套支持條件較多,不僅涉及煤炭開採與轉化、水資源保障、技術的集成與優化,還需要配套建設天然氣管網、培育用氣市場等,是一個複雜的系統工程,必須在國家能源規劃指導下統籌考慮、合理佈局。
新華社北京6月13日電國家能源局13日發佈的數據顯示,5月份,我國全社會用電量3480億千瓦時,同比增長20.8%,增速比4月份下降2.3個百分點,環比上升2.5%。
數據顯示,1至5月累計,全社會用電量16575億千瓦時,同比增長23.3%。分類看,第一産業358億千瓦時,增長7.1%;第二産業12442億千瓦時,增長26.3%;第三産業1735億千瓦時,增長17.2%;城鄉居民生活2039億千瓦時,增長15%。
新華社北京5月21日電國家能源局21日與26個省、區、市政府在北京簽訂了2010年關停小火電機組責任書,以確保實現我國今年三季度前關停1000萬千瓦小火電機組的目標。
2010年全國電力行業淘汰落後産能工作會議于21日召開。據介紹,國家能源局已將超過1000萬千瓦的小火電關停計劃分解落實到140多家電廠的近400台機組,同時明確了關停時間。在已完成“十一五”關停目標的16個省份中,有12個省主動增加了關停計劃,分別是江蘇、山東、浙江、遼寧、廣東、河南、河北、吉林、四川、福建、黑龍江、陜西。
(責任編輯:索智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