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
客服設為首頁 |
發佈時間:2010年06月13日 20:54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羊城晚報
一向不可一世的國際投行高盛陷入“欺詐門”後,麻煩接踵而至。6月9日,澳大利亞對衝基金Basis Yield Alpha Fund向高盛集團發起訴訟,指控其虛報投資産品價值、向該公司兜售了次級抵押貸款相關證券,從而加速了該基金在2007年的倒閉。6月10日,金融時報爆料,稱美國證監會SEC再對高盛于2006年售出的20億美元Hudson MEzzanine抵押擔保債券進行調查。對於對衝基金的訴訟,高盛反駁稱沒有法律依據,原告的實際目的是想轉嫁損失;而對於SEC的新一輪調查,高盛則沒有回應。
雖然直到目前,還很難證明高盛涉嫌的欺詐問題,但是,在中國國內一連串涉及商業地産、飲料等行業的企業,因與高盛簽訂了對賭協議而損失慘重的現象卻是不爭的事實,也許,中國企業可以從這些典型案例中重新認識高盛。
案例1
中華廣場
因對賭協議險被賣
近日,中華廣場將被賣的消息再次傳出。有知情人士報料,在廣州商業地産領域赫赫有名的中華廣場老闆鄒錫昌,欲售出持有的中華廣場物業。雖然昨日鄒錫昌否認了這一説法,但是他之前與高盛簽訂的對賭協議確實導致資金損失慘重。
中華廣場是除天河城、正佳廣場外,廣州第三大購物中心,總建築面積約為29萬平方米,包括一個樓高10層的購物商場及4層車庫、北翼一幢樓高17層的A棟寫字樓以及南翼一幢樓高52層的B棟寫字樓。其中, 超過6萬平方米商場、寫字樓物業由昌盛中國持有。作為昌盛中國的董事長,一手打造了中華廣場的鄒錫昌,不到萬不得已不會舍得將其賣掉。
故事的開始正是由於與高盛的對賭協議引發的。2006年12月18日,為籌備上市,昌盛中國與高盛旗下創投基金簽署對賭協議,向創投基金髮行2500萬美元可贖回可轉換債券,利率為7%。雙方約定,若昌盛中國沒有在債券的年期內進行首次公開發售,創投基金可要求鄒錫昌按預定的價格購買其所持全部可贖回可轉換債券。該債券的年期原為一年,後延長至2008年12月18日。另外,若昌盛中國未能在年期內償還本金,該項可轉債的利息便按每年21%計算。
2007年11月19日,昌盛集團為購買廣東中山市中山廣場35萬平方米一、二期項目,又向香港蘇格蘭皇家銀行簽訂了用以結清土地使用權的貸款協議。本金為6.48億港元,利息按每年13%計算。
由於金融危機,導致2008年底昌盛中國上市擱淺遭遇財務困境。鄒錫昌不得不折價賣出中山地塊,並曾經試圖賣掉中華廣場。2009年8月,鄒錫昌將中華廣場整體租賃給海印集團14年。
據悉,在折價轉讓中山土地後,鄒錫昌已在2009年5月將高盛、蘇格蘭銀行全部欠債利息還清。“當時對於上市太樂觀,以為拿到錢就能上市。”鄒錫昌事後面對媒體時反省自己的決策,投行當時天天講上市融資的好處,“但現在回頭來看,中國企業不應輕易接受外行的投資,他們是慢性毒藥。拿他們的錢,就要考慮到最壞的後果。不管是風險基金還是可轉換債,這些國外投資者是以獲取最大利益為前提,提出的條件太苛刻,憑什麼以2500萬美元就佔12%的股份,不然就要還20%多的利息,條款根本不合理。”
出租中華廣場後,鄒錫昌曾表示,未來將在廣州打造一個6萬平方米的商業項目。公司還將專注太原、武漢和天津的地産項目。但是近日,有知情人士透露,鄒錫昌出於資金的需求,已經與一些投資者接洽探討賣出中華廣場的方案。“鄒錫昌當年建中華廣場差點破産,其持有的中華廣場物業每年的租金超過1.4億元,可以説是其穩定的收銀機。如果不是當年與投行的對賭協議等錯誤,他不致走到今天的地步。”該人士分析。不過,鄒錫昌昨日表示,目前沒有計劃賣出中華廣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