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
在美聯儲宣佈年內第二次加息並將開啟縮表後,與此前市場普遍預期相同,中國央行選擇“按兵不動”,沒有跟隨美聯儲步伐再次上調貨幣市場政策利率。人民幣也表現得較為“淡定”,中間價反而升至7個月新高。
央行未“跟隨加息”
去年12月和今年3月美聯儲加息後,中國貨幣市場政策利率均出現“跟隨加息”的情況。而此次美聯儲加息後,6月15日,央行宣佈,為對衝稅期和逆回購到期等因素影響,以利率招標方式開展了1500億元逆回購操作,當日有600億元逆回購到期,凈投放900億元;7天、14天、28天期逆回購中標利率分別為2.45%、2.60%和2.75%,與上期持平。
這早已在多數機構預期之中。機構認為,其原因主要有三:第一,在人民幣貶值預期被修正後,資本外流的壓力明顯得到緩解;第二,中美利差已經處於歷史高位;第三,金融去杠桿成效初現,金融部門資金成本已經向實體傳導。
中信建投認為,前兩次美聯儲加息環境下,人民幣存在貶值壓力,而近期貿易數據持續改善,外儲繼續回升,資本外流壓力明顯減輕。加上人民幣匯率中間價形成機制加入“逆週期調節因子”後有所升值,此輪美聯儲加息後,人民幣匯率中間價更是不降反升。15日,人民幣對美元中間價報6.7852,較上日升值87個基點,創下去年11月來新高。不過,由於美元指數漲幅擴大至0.4%,離岸人民幣對美元日內累計跌幅逾160點,報6.8023元,創5月底以來新低。
另據央行數據,中國5月外匯儲備30535.7億美元,連續第四個月上升,創2014年6月來最長上升週期,外匯佔款降幅也在不斷收窄。
交通銀行金融研究中心高級研究員陳冀在接受第一財經記者採訪時表示,在我國目前資本賬戶尚未開放的背景下,美國加息對我國的衝擊本來就有限,且已被市場充分預期,國內運用加息和本幣貶值去應對美國加息的必要性不足。更重要的是,年初至今隨著金融去杠桿的推進,市場利率已經上升不少,前期市場已經出現了一定程度的超調反應。在當前金融去杠桿已經取得初步成效,6月資金面壓力較大的情況下,央行不上調逆回購利率,避免資金成本上升太快,有助於緩和去杠桿與穩增長的內在矛盾。
國債利率頂部隱現
伴隨美聯儲加息落地,隔夜美債收益率大幅下行,中國央行逆回購利率未上調利好的兌現, 15日,中國國債期貨早盤一度拉升,隨後震蕩回落。10年期國債期貨主力合約T1709收盤跌0.11%,盤中一度上漲0.34%;5年期主力合約TF1709收平,盤中一度上漲0.22%。現券收益率也在短暫續降後反彈,截至當日17:20左右,10年期國開活躍券170210收益率上行0.45BP至4.222%,10年期國債活躍券170010收益率上行2.50BP至3.56%。
與此相應,10年期國債收益率15日儘管略升2BP至3.5554%,但自5月以來已呈現逐步回落。隨著金融監管成效初顯和協調性增強,以及央行持續的流動性投放,債市悲觀預期已有所緩解。
隨著近期央行持續進行公開市場操作,有分析稱資金緊平衡邊際有所下降。上周(6月5日~9日)央行公開市場操作顯示,有4700億元逆回購到期,同時還有2243億元MLF到期。而央行同期共投放逆回購合計4600億元,另外在6月6日實施了4980億元MLF操作,超過上週到期量。本週(6月12日~16日)有2100億元逆回購到期,而截至15日,央行已投放逆回購合計3300億元。
中金固收團隊認為,在廣義貨幣M2增速持續回落(5月同比增長9.6%,創歷史新低)的情況下,貨幣政策進一步收緊的概率已經不大。而銀行在存款派生很弱,只能依賴同業存款支撐業務的情況下,也需要貨幣當局注入長期的低成本資金來恢復資産派生負債循環,債券收益率也會逐步回落。
陳冀對第一財經記者分析稱,央行貨幣政策緊平衡以及銀行負債端壓力帶來同存利率持續上升,銀行負債端成本的上行也必然要求抬升其資産端收益率,最終轉嫁到實體經濟。為了穩定市場流動性、應對二季度末可能出現的流動性跨季緊張,央行已經提前進行28天期逆回購和MLF(中期借貸便利)操作,短期來看,債市將在流動性調節的基礎上逐漸理順收益率曲線,整體利率小幅上行的可能性還是比較大,但已不會超過3.7%的前期高點。
貨幣政策不轉向
中信建投表示,儘管央行此次不“跟隨加息”,但短期內不上調逆回購利率不代表監管態度轉變。整體來看,實現2017年增長目標問題不大,對貨幣政策的制約也相對較弱,考慮到6月份資金面壓力,央行近期公開市場積極投放也僅僅是維穩,資金利率仍然維持在高位,離寬鬆尚有距離。目前最關鍵的銀行體系去杠桿仍然在進行當中,央行也僅僅是緊平衡上的維穩。
央行6月14日再次強調,央行有關負責人表示,近期M2增速有所放緩,主要是金融體系降低內部杠桿的反映。估計隨著去杠桿的深化和金融進一步回歸為實體經濟服務,比過去低一些的M2增速可能成為新的常態。應在把握好政策的力度、節奏,穩定市場預期的前提下,繼續堅持積極穩妥去杠桿的總方針不動搖。
新華社15日刊文稱,中國採取“穩健中性”的貨幣政策,根據經濟的實際情況做好“預調微調”,做好市場的預期管理,這些都是中國經濟穩健增長的有力保障。
中金固收則認為,雖然貨幣政策未必會很快回到放鬆狀態,但進一步收緊的概率已經不大,甚至未來在經濟和通脹重新回落的情況下需要考慮適度的放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