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新聞客戶端點擊或掃描下載

國內國際經濟軍事文娛視頻圖片評論

各年齡段補營養有重點

半歲前適當補維D 上學前多補鈣和鋅 青春期要警惕貧血

母嬰飲食 來源:人民網─生命時報 2017年06月16日 10:26 A-A+

原標題:

  營養均衡是孩子健康成長的基礎,不同年齡段營養補充各有側重。本期,《生命時報》特邀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營養與健康所博士張倩詳細講解,如何補充營養才能讓孩子體質再上一個臺階。

  0~6個月,適量補充維生素D。0~6個月是一生中生長髮育的第一個高峰期,對能量和營養素的需求高。張倩指出,由於母乳中維生素D含量低,所以在母乳喂養充足的情況下,嬰兒出生幾天后即可每天補充10微克維生素D,有效促進鈣吸收。若嬰兒生長髮育正常,無需額外補充其他營養素。需要注意的是,要避免維生素D補充過量,否則會引起高鈣血症,以及腎臟、大腦、心臟等臟器異常鈣化。

  7~24個月,加輔食補充維生素A。7~24個月的嬰幼兒營養來源仍以母乳為主,若母親奶量不足,又不添加輔食,容易引起維生素A缺乏症,出現夜盲症、幹眼症等問題。所以,這個年齡段的孩子要適量添加輔食,遵循每次只添加一種新食物,由少到多、由稀 到幹、由細到粗、循序漸進的原則,可以從添加一種富含鐵的泥糊狀食物開始,如強化鐵的嬰兒米粉、肉泥等,逐漸增加食物種類,過渡到半固體或固體食物,如爛麵條、肉末、碎菜等,每加入一種新食物應適應2~3天,觀察寶寶是否出現嘔吐、腹瀉等不良反應,等適應了一種食物後再添加其他新食物。輔食中可適量放些植物油,儘量不放鹽、糖及刺激性調味品。

  3~6歲,鈣、鋅需求旺。3~6歲的學齡前兒童正處於骨骼、牙齒生長髮育的重要時期,對鈣和鋅的需求量比成年人多。張倩建議,處於這個年齡段的孩子每天要保證喝300~400毫升奶或吃相當量的奶製品;多吃富含鋅的食物,如牡蠣、魷魚、紅肉類等,若已經查出缺鋅,應遵醫囑服用補鋅製劑。

  6~17歲,警惕缺鐵性貧血。學齡兒童生長期間血容量增多,血紅蛋白供應不足,容易出現缺鐵性貧血,尤其是青春期女生,貧血率達10%,表現為面色蒼白、四肢無力,嚴重者會影響生長髮育和生活學習。張倩建議,學齡兒童飲食要多樣化,保證營養全面,做到飲食清淡;經常吃富含鈣的食物,如奶及奶製品、大豆及其製品;常吃含鐵豐富的食物,如瘦肉等,同時搭配富含維生素C的食物,如新鮮果蔬,保證鐵元素得到更好地吸收;一日三餐時間應相對固定,進餐時細嚼慢咽;每天少量多次、足量飲水,6~10歲兒童每天喝水800~1000毫升,11~17歲每天1100~1400毫升,不喝含糖飲料,禁止飲酒;不偏食節食,不暴飲暴食;保持體重適當增長;每天至少活動60分鐘,每週至少有3次高強度的身體活動、3次抗阻力運動和骨質增強型運動;增加戶外活動時間,有利於維生素D在體內合成,還可緩解近視的發生和發展。

相關閱讀 營養 | 健康
我要糾錯編輯:沈潔 責任編輯:
  • 國內
  • 出境
  • 視頻
  • 美食
  • 圖片
  • 遠方的家
302 Found

302 Found


CCTV_WebServer
860010-1123010100
1 1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