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
驚蟄是二十四節氣裏的第三個節氣,春雷動,大地回春,萬物復蘇,自然界的萬物由“冬藏”向“春生”過渡,自然界生機勃發。這個節氣前後的氣候特點是氣溫回升較快,多風,雨水增多。
按照中醫“天人相應”理論,人體的陽氣也由冬天的以“封藏”為主的狀態向春天的以“生發、升散”為主的狀態轉變,因此驚蟄時節人體的的最大生理特點是肝陽之氣漸升,因此養生應順乎陽氣的升發、萬物始生的特點,使自身的精神、情志、氣血也如春日一樣舒展條達,生機盎然。
根據中醫節氣養生理論,《黃帝內經》曰:“春三月,此謂發陳。天地俱生,萬物以榮。夜臥早起,廣步于庭,披發緩形,以便志生。”這句話就是告訴人們要順應萬物生發的自然狀態,早睡早起,散步緩行,可以使精神愉悅、身體健康。
因此,驚蟄時節的飲食要注意以下四個方面:
1、忌過酸。中醫素有“酸入肝”的理論,認為山楂、五味子、烏梅、白芍等酸味食物或藥物可以滋肝陰,養肝血,達到柔肝、調肝的目的。在中藥中,酸性食物多用於治療虛汗、泄瀉等症,如山茱萸澀精斂汗,五倍子澀腸止瀉。但同時酸性也有收斂、固澀的特性。食用過多的酸性藥食反而妨礙人體氣機的疏泄,不利於人體陽氣的生發。故飲食中慎食酸性藥食,以免妨礙氣血運行。
2、忌生冷。驚蟄陽氣始動,全身的陽氣尚不充沛,寒冷藥食容易損害人體稚嫩的陽氣,或者説會損害人體的少陽相火(生理之火),不利於人體氣機的疏泄、暢達。不宜過多食用冷飲、寒涼水果、生冷海鮮等。
3、宜清溫平淡,並應順肝之性,助益脾氣,令五臟和平。多吃富含植物蛋白質、維生素的清淡食物、新鮮蔬菜,諸如春筍、菠菜、芹菜、雞、蛋、牛奶、鴨血、蘆薈、水蘿蔔、苦瓜、木耳菜、油菜、山藥、蓮子、銀耳等食物。少吃動物內臟、肥肉等肥甘厚味,刺激性的食物,如辣椒、蔥蒜、胡椒等。
4、多吃梨子。驚蟄時節,乍暖還寒,氣候比較乾燥,很容易使人口乾舌燥、外感咳嗽。生梨性寒味甘,有潤肺止咳、滋陰清熱的功效,民間素有驚蟄吃梨的習俗。梨的吃法很多,比如生食、蒸、榨汁、烤或者煮水等。五行、金克木,“佐金平木”,清金潤肺以平肝柔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