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 > 經濟頻道 > 財經評論 > 正文

定義你的瀏覽字號:

社科院含糊佐證:近2萬億信貸資金入市並不可信

 

CCTV.com  2009年08月06日 13:04  進入復興論壇  來源:證券日報  

  昨日,社科院某國際金融 研究中心研究員的一份關於近2萬億信貸資金進入股市的報告新鮮出爐,單從“扎眼”的數據看,自然憂上心頭,也為股市捏了一把汗,但細細揣摩研究,輕易發現報告中所謂的佐證關鍵詞,大多是“推斷”、“按歷史經驗看”、“意味著”、“可能”等,這些模糊性的關鍵詞,讓筆者對這份高層報告陡升疑慮。

  社科院報告圍繞近2萬億信貸資金進入股市,舉出了幾大佐證。

  其佐證之一是“按照歷史經驗,如果銀行信貸資金流入企業固定資産領域,那麼銀行信貸資金的增長將伴隨著企業存款的大致同步增長”,“企業存款增量與企業部門信貸增量之間存在一個顯著的缺口”。這個缺口成為社科院專家“推斷”資金進入股市的重要依據,但其推斷的漏洞很容易被發現,其一是報告依存的“歷史經驗”很難與現實狀況相吻合,中間也同樣存在“缺口”;其二是信貸資金流入企業後,多渠道分流更符合全球金融危機中企業現實,補充流動資金、償還債務應該是更緊迫之事,根據“經驗”,危機中企業擴大固定資産投資的慾望相對較弱。

  其佐證之二是“自去年11月份以來的信貸飆升,恰好與去年11月份以來的A股市場指數飆升完美地重疊在一起,令人不能不懷疑信貸資金成為股市上漲背後的推手”。這個佐證就更是難以令筆者信服,股市的上漲也許與PMI、BDI、甚至與CPI等等指數或某一指數相吻合,難道就説是其中的某些因素推動了股市上漲嗎,答案顯然是否定的。股市作為經濟 的晴雨錶,更重要的是經濟發展的體現。去年11月以來,面對席捲全球的金融風暴,政府決策層果斷採取措施,系列經濟救市措施重拳出擊,中國經濟見底回升,證券市場隨經濟復蘇而上漲,經濟復蘇才是股市上漲的內在動力。

  其作證之三是“在貨幣政策鬆綁和短期産能過剩的夾縫裏,不排除提前獲得信貸投放的企業,在看不清投資前景的情況下,通過各種渠道將信貸存款囤積到持續上漲的資本市場”。筆者不否認會存在這樣的企業,但這個推斷與2萬億資金進入股市似乎沒有那麼強的邏輯關係。

  另外的一些佐證都似曾相識,譬如“1.71萬億元,如此之大的票據融資增量實在令人懷疑”,這些懷疑成分較多的論斷,筆者不想一一贅述。

  6月份修訂後的統計法規定,統計數據以國家統計局數據為準,關於信貸資金的流向,筆者認為應該首先尊重國家統計局的數據統計,央行和銀監會的發佈也是不容置疑的,其他的類似通過模糊推斷的,還是擱在一邊自娛自樂去吧,以免中了其“迷昏藥”,輕則貽誤投資,重則影響到政府決策,貽害將難以評估。

  社科院最近發表的一些“嚴肅”報告屢遭爭議,給崇尚學術研究的社科院增添了諸多娛樂色彩。今年3月份發佈《北京藍皮書》系列報告中“北京住房閒置率已超三成”等結論,引來爭議紛紛,某知名房地産 老總在博客 中毫不留情面地以“社科院所謂專家該清醒清醒了”的尖刻語言予以抨擊。地産老總的“怒髮沖冠”,引發了社科院專家的拍案反擊,這一事件曾經一度成為人氣很高的娛樂新聞。事情過去時間不長,也許一些人仍在“津津樂道”,昨日的報告又為社科院增添了不少“迷人”色彩,學術研究機構做一些嚴肅的值得借鑒的學術研究,這是筆者願意看到的。(張志偉)

  相關鏈結:

責編:張福偉

1/1

相關熱詞搜索:

打印本頁 轉發 收藏 關閉 網民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