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社科院日前發佈報告稱,在上半年7.37萬億元的全部新增貸款中,可能有將近2萬億元進入股市,佔全部新增貸款近30%。
1.47萬億元的信貸資金流入到股市
"我們有幾個證據來佐證,確實有大量銀行資金流入股市的觀點。"雖然沒有給出具體的數據,但這是中國社科院首次對這一熱點話題做出推斷。
在我國,銀行信貸資金直接進入股市是明令禁止的,官方一直沒有關於信貸資金流入股市的統計數據。但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研究員魏加寧近日披露,2009年上半年,大約有20%的信貸資金流入股市。
據此計算,今年1-6月,有大約1.47萬億元的信貸資金流入到股市。
中國社科院國際金融研究中心研究員張明撰寫的這份報告沒有肯定這一數據的正確性,但他提出3點理由提供支持。
從企業存款來看,按照歷史經驗,如果銀行信貸資金流入企業固定資産領域,那麼銀行信貸資金的增長將伴隨着企業存款的大致同步增長,因為企業很難在短時間內將貸款全部用掉。
"然而,今年上半年中國企業存款增加5.27萬億元,如果再考慮到企業自身盈利增長,則企業存款增量與企業部門信貸增量之間存在一個顯著的缺口。"張明稱。
這意味着上半年7.37萬億元的全部新增貸款中,可能有將近2萬億元進入股市,佔全部新增貸款近30%。
從去年11月底至今,我國A股市場已經上漲了近80%,在貨幣政策"松綁"和短期産能過剩的夾縫裏,不排除提前獲得信貸投放的企業,在看不清投資前景的情況下,通過各種渠道將信貸存款"囤積"到持續上漲的資本市場。
報告還指出,2009年上半年新增票據融資1.71萬億元,佔信貸總量的1/4左右。票據融資一方面肯定是流動資金貸款;另一方面如此之大的票據融資增量實在令人懷疑。
此外,時間上的巧合,也被張明列為明證之一。
他指出,去年10月份央行與銀監會取消商業銀行的信貸額度管理而引發的自去年11月份以來的信貸飆升,恰好與去年11月份以來的A股市場指數飆升完美地重疊在一起,令人不能不懷疑信貸資金成為股市上漲背後的推手。
張明認為,目前過分關注信貸投放規模的"一刀切"貨幣政策,不但不能發揮結構調整的作用,反而可能帶來未來的資産價格泡沫、通貨膨脹壓力以及不良貸款損失。
"調整信貸政策的時機已經成熟。"他建議,央行應通過加大央票與定向票據的發行規模、提高法定存款準備金率、窗口指導等方式來抑制銀行信貸的高速增長。在必要的時候甚至應該考慮重新實施商業銀行的貸款額度管理。此外,應嚴查銀行信貸資金違規流入股市與房市的情況,同時應加強對跨境資本流入的管理,從源頭來遏制中國國內的流動性氾濫,以避免資産價格的過度膨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