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首頁|搜視|直播|點播|新聞|體育|娛樂|經濟|房産|家居|論壇| 訪談|博客|星播客|網尚文摘

首頁 > 經濟頻道 > 人物 > 正文

定義你的瀏覽字號:

葉檀:慈善排行榜 不是逼債榜!

 

CCTV.com  2008年05月27日 08:50  進入復興論壇  來源:解放日報  
[內容速覽]  震災中許多人給捐款的富翁、大企業與明星甚至個人設立慈善排行榜,以此衡量愛心多少。慈善排行榜是一面鏡子,可以折射出公眾人物的社會責任感,但這面失去準心的鏡子,度量並不準確。

  震災中許多人給捐款的富翁、大企業與明星甚至個人設立慈善排行榜,以此衡量愛心多少。這種做法遭遇反彈在情理之中,因為這直接與慈善的盡心盡力、不強迫的準則相背離。

  但問題需要一分為二來看,排行榜與排行榜之間大不相同。

  多數民眾捐款多少屬於個人隱私,旁人不應説三道四,設立排行榜公之於眾更無必要。説到底,普通人沒有承擔社會公益責任的天然義務。只要盡力盡心,捐一元與捐十元、捐百元同樣值得稱道,公佈大眾善款數額,既不能彰揚善舉,也無法提升民眾道德指數,反而會引發攀比心態,或者遭遇強捐反感。

  公眾人物則不同。作為公眾人物,付出的代價就是削減隱私權,凡涉及公共事件的部分,公眾人物的言行表態就作為個人形象被定格,因為公眾人物承擔引領大眾物質與精神方向的重任。此次抗震救災就是這麼一個契機,公眾人物有權利登高一呼,引領風向,相應的,民眾也有權力作出自己的評判。不允許公眾人物表達意見,或者不允許普通大眾品頭論足,都有話語暴力之嫌疑。

  從這個角度理解,看待民眾對公眾人物慈善排行榜的各種品評,就會懷抱比較寬容的心態。比如民眾給賑災表現不佳的王石取綽號曰"王十元",來自於王石在震災之初的一番言論:200萬元是個適當的數額、企業的捐贈活動應該可持續,而不應成為負擔,並稱萬科集團內部普通員工捐款以10元為上限。此言引發一片討伐之聲,如果我們將此僅僅歸咎於民眾的非理性,顯然是低估了民眾的智慧,與此次震災過程中所顯示出的公序良俗。此次震災給所有人劃出了一條有關慈善的道德底線:你可以少捐款甚至不捐款,但不可以污辱善心;你可以對捐款程序提出質疑,但不能質疑社會的公序良俗。王石在這兩條上都犯了大忌。民眾的反彈,其實是對社會道德底線的維護。幸虧王石意識到了這個問題,及時更正,並且向社會道歉。這個道歉絕不是可有可無的,它反映了一個公眾人物對社會道德底線的尊重。

  當然,在看待排行榜時,大眾也有必要保持理性態度,不能惟捐款數目論英雄。比如一些上市公司捐款,必須遵守上市公司的程序規則,否則就是對股東不負責任。這些公司做出的即時反應如何,其實比善款本身更能説明公司的社會責任感。比如對某些明星的分步驟捐款也應保持冷靜與耐心,一些公眾人物如劉德華等希望根據災區的重建速度分步捐款,這同樣值得稱道。而創立壹基金捐款幾千萬元、深入災區第一線的李連杰也表示,用錢來衡量明星的愛心毫無意義,提倡大家理性捐款。

  慈善排行榜是一面鏡子,可以折射出公眾人物的社會責任感,但這面失去準心的鏡子,度量並不準確。與其把慈善排行榜做成逼債榜,不如用社會責任感指數來衡量企業與公眾人物的社會責任感,通過追蹤數個財政年度企業慈善行為,通過企業對於股東、對於消費者的盡責度,分門別類打分,進行指數化管理。如此,既能準確度量企業與公眾人物的社會責任感,也能避免將慈善當作一錘子買賣,甚至當作擴大市場份額與取得廣告效應的妙計,更能兼顧社會的公序良俗。可謂一舉三得,何樂而不為?

  相關鏈結:

責編:李菁

1/1
打印本頁 轉發 收藏 關閉 請您糾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