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英國訪問的溫家寶總理1月31日公開表示,中國4萬億的投資計劃是投向實體經濟,沒有拿錢往銀行裏補窟窿。他表示,中國的銀行資産質量比較好,流動性充裕,處在一種比較穩健、健康的經營狀態,“這就對我們國家應對金融危機,起了巨大的支撐作用。”
關於4萬億的資金投向,通過有關部門的解釋以及媒體廣泛報道,相信國人大多知情,即投向民生工程等七個方面。但溫總理為何還要特別聲明沒有拿錢往銀行裏補窟窿呢?這個問題很有探究的必要。
溫總理是對駐英中國金融機構工作人員説這番話的,説明他認為中國銀行業發展健康,無須資金救援。事實的確如此。比如,雷曼破産,從中資銀行持有的雷曼債券7.25億美元來看,對各家銀行的贏利影響並不大。也就是説,由於多年的金融改革,中資銀行並沒有陷入國際金融危機的漩渦。
金融是現代社會經濟運行的血液。“沒有拿錢往銀行裏補窟窿”的另一層意思是,中國經濟基本面是好的。有了健康的“血液”輸送,經濟之軀自然不會生大病;反之,既然經濟之軀沒有大問題,對金融業自然不必憂慮。
筆者以為,聲明“沒有拿錢往銀行裏補窟窿”的意義,還在於告知外界,由於金融危機的源頭在美國,中國與美國所面對的問題是不一樣的,所以美國救市始於金融業,而中國救市的目的非常明確,即改善民生、調整經濟結構、拉動內需等。
既然“信心比黃金和貨幣更重要”,那麼刺激經濟的關鍵就在於提振信心。顯然,要想提振民眾信心,政府的投資計劃必須是陽光的。像“美國3500億救市資金疑被華爾街高管私吞”這樣的新聞,明顯告訴美國人,政府的投資計劃是不陽光的。而中國4萬億的投資計劃投向實體經濟,是看得見的,無疑也是陽光的——只有陽光救市,才有可能救市成功。
而且,經濟指標有好轉跡象證明中國救市措施已初見成效,這些經驗中國願意與世界各國分享——金融危機已經蔓延到實體經濟,應對金融危機必須要救實體經濟。如果單純拯救金融業,對整個經濟局面難有實質改觀。
溫總理在肯定中國金融業穩健的同時,也提醒銀行業應把握貸款的原則,使今天的貸款不至於日後變成新的壞賬。以前,商業銀行往往為了眼前利益而忽視潛在風險。此次國際金融危機就是最典型的風險教育案例,而忽視風險,就要付出代價。
需要注意的是,儘管中國4萬億的投資計劃是投向實體經濟,資金投向非常清晰,但由於是長期計劃,必須防止在今後投資過程中出現偏差,因此,資金投向還需要不斷細化和明確,並讓每一分錢都在13億人的目光注視下,真正用在刀刃上。
| |
| |
責編:李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