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
《倒影之二》布面油畫70×70cm 2016
《吉祥塔》70×70cm 2016
法自然 歸本心 范迪安/文
當代油畫發展的情形可以有許多現象作為表徵,藝術家也各有自己的探索路徑,但這些年來,走向自然的藝術家身影漸行漸多,隊伍益發壯大,形成了頗為壯觀的油畫寫生熱潮。與“寫生”這種動態情形相呼應的是對“寫意”這一學術命題的研究,雖然這兩個“寫”同出一字,兩種“寫”的方式卻並非天然合一,需要尋求它們融通的境界,其中很突出的實踐便是王克舉先生主持並持續開展的“寫意精神”活動。這個群體常年堅持大量時間的寫生,既踏足大漠孤煙、長河落日的蒼涼雄厚,也體悟山高谷深、清流不息的俊秀靈動,每一次都在一方景致的大地上紮下根來,挖掘創作過程中迥異其趣的閃光點,通過每個成員的鑽研和集體的研討交流,“寫生”的成果蔚為大觀,更重要的是不斷深化了對“寫意精神”的認識。
《胡楊3》布面油彩 丙烯80×100cm 2016
《桌前靜物》布面油畫70×70cm 2016
孫九齡是“寫意精神”團隊中的老將,許多年裏堅持不懈地參加寫生活動,或者説,這種堅持在他那裏已經成為一種自覺,這是因為他已經把走向自然當作一種精神的追求。走向自然緣于嚮往自然,走向自然又為著“道法自然”,即投身於自然並作心靈的沉浸,在表現自然的物象之際為著追尋藝術表現的語言。他的作品有來自每一處自然風景的實象,但在觀察和感受的同時,將物象具體的形態提煉為畫面的結構與韻律,在看上去具象的造型中蘊含著對自然意境的重塑。他的藝術最明顯的特徵就是詩意,而且是一種質樸的詩意。
《最相思之一》 布面油畫 60×60cm 2016
《最相思之六》 布面油畫 60×80cm 2016
除了畫面的經營之外,孫九齡油畫的“寫意性”在於他對色調的把握。春之融怡、夏之蓊鬱、秋之疎薄、冬之黯淡,以及萬物自然生命的枯榮,在他筆下首先呈現為色調的傾向。這種色調由高級的灰色混合而成,樸素而高雅,富有超越自然的美感與詩境的靈韻,或可稱為精神性的色澤。孫九齡的“寫意”更在於他筆筆見筆的“寫”,他將內心的虔誠訴諸筆端,將“寫”的筆法作為形的肌理與質感,構築起畫面充沛的內涵,更將“寫”的興味直接傳達出來,在山川、田野、河流、樹木、天空等形象的塑造中留下筆痕,讓用筆成為造型的語言,見筆見痕、見筆見心,在繪畫通往完成的過程中將自然變得更加充實豐盈,彰顯出色調之雅,筆意之暢。這在他同代的油畫家中顯出獨辟的蹊徑。
《熟睡的海灣》布面油畫 60x80cm 2013
《遠去的海》布面油畫 130x80cm 2015
《蒼茫》布面油畫100x80 2014.4
“寫意”所欲達到的精神境界謂之“道”,既要法自然,更要師心源,歸本心。孫九齡在油畫上的探索就是真誠地對待每一次寫生,以此向自己的心靈走去。他的作品看上去來自他走過的許多寫生之路,但歸聚為詩意的世界。試看他畫的荷塘,滿幅是秋的風動與荷的疏影,呈現出“寫”的筆意與“意”的雋永,這是“寫意精神”所達到的境界。
中央美術學院院長
中國美術家協會副主席
范迪安
2017年3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