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晚綜藝官網

郭齊勇:王陽明的坎坷人生與思想智慧

文化藝術 來源:光明日報 2016年10月11日 15:33 A-A+ 二維碼
掃一掃 手機閱讀

原標題:


王陽明其人

王守仁(1472-1529年),字伯安,浙江余姚人。因常講學于會稽山陽明洞,自號陽明子,學者稱他為陽明先生。在浙江余姚的王陽明故居壽山堂正門,懸挂著一塊“真三不朽”的匾額。所謂“三不朽”,出自《左傳》:“太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雖久不廢,此之謂三不朽。”真三不朽,當然就是後人稱讚王陽明在三個方面都做到了極致。

      立志學為聖賢 陽明十歲那年,他的父親王華舉中進士第一甲第一人,也就是中了狀元。陽明也就跟著父親來到京師,從師問學。讀書是學聖賢的前提。那時讀書主要是讀儒家的經典,四書五經與北宋以來理學家的著作。理學是北宋發展起來的一種儒學形態,主要學者包括周敦頤、二程、張載、朱熹等。尤其是二程和朱熹,是理學的大宗,他們的學問被稱為程朱理學,是官方的正統學問,讀書人必須修習。

      青年時期的陽明,一方面認同程朱所提倡的人生境界和修養目標,另一方面對於程朱的修養功夫則無法契入。成聖成賢的為學目的和如何成聖成賢的功夫修養之間,存在著巨大的矛盾,這個矛盾及其解決,開啟了陽明後來的整個思想學術生涯。

      希做聖賢而無望,陽明難免轉向其他途徑。按照同時代大儒湛若水《陽明先生墓誌銘》所説,這一時期的陽明經歷了“五溺”,即:初溺于任俠之習,再溺于騎射之習,三溺于辭章之習,四溺于神仙之習,五溺于佛氏之習。任俠之習,是指扶危濟困,打抱不平,大約有點江湖習氣。騎射之習,是指騎馬射箭,排兵布陣。陽明最為佩服諸葛孔明與伏波將軍馬援,學前者活用兵法,學後者立志“馬革裹屍還”。辭章之習,是寫八股,應科舉。神仙之習,是學習道教長生之學。佛氏之習,指陽明還曾愛好佛學,有不少詩詞流露出他的這一嚮往。在正統儒家看來,這五種學問都不是關於身心性命的根本學問。但需要指出的是,從成賢無望後轉向佛老可以看出,陽明對人生根本價值、如何安頓身心性命等重要問題的思考顯然是積極而且迫切的。“五溺”階段實際上醞釀著後來巨大的哲學突破。這一突破,就發生在貴州龍場。

      貴州龍場悟道 正德元年(1506年),時任兵部武選清吏司主事的王陽明,上疏批評武宗堵塞言路,被捕入獄,隨即被貶貴州龍場驛任驛丞。陽明的父親也遭到了牽連,被迫辭去官職。

      在流放途中,陽明曾被劉瑾派出的刺客追殺,家人也可能遭到未知的迫害,這些都不斷刺激陽明去思考生死大問題。他不斷地自問:“聖人處此,更有何道?”即聖賢該如何面對這樣的艱難困苦,安頓自己的身心性命呢?他收攝精神,日夜作息,群居獨處,都力求澄清雜念,不肯妄言妄行,通過這樣的方式來追求內心的寧靜與專一。這樣的自我鍛鍊産生了一定的效果,使他參透了“格物致知”之旨。陽明終於打通了長期橫阻在為學目的和修養功夫之間的關隘,悟通了“物之理”與“人之心”之間的關係!這一悟,史稱“龍場悟道”,又叫做“龍場頓悟”。陽明在龍場通過“澄默靜一”的修習而超脫了生死之念,同時還悟出了“格物致知”之旨。次年,陽明又推進了自己的思想,提出了“知行合一”的説法。

      陽明認為,聖賢經傳當中有時偏重説知,有時側重説行,實際上是針對不同的人來説的。在根本意義上,知行就是一回事。但是,程朱理學尤其是朱子之學,在修養功夫上是主張先致知、後涵養的,也就是主張知先行後的。陽明認為,程朱實際上將知和行割裂了開來,造成後來學者離行而求知,所得不是真知,所行不是真行。因此,他的知行合一之説,也是針對程朱理學功夫論的偏失,以及明代士風墮落的現實情況而産生的。
在龍場期間,陽明建造了龍岡書院、寅賓堂、何陋軒、君子亭、玩易窩,聚徒講學,培植後進,弦歌不輟。陽明在貴州不只是悟道、講學,他與這裡各民族、各階層的人物相處,播撒中國文化的種子,以仁德感化四方。陽明認為,天下沒有不被感化之人,應邀寫了《象祠記》。他尊重少數民族,尊重其上層人士,又堅持原則。對待少數民族,《禮記·王制》説:“修其教不易其俗,齊其政不異其宜。”儒家的這個主張很有道理。
龍場悟道在陽明學發展史上乃至整個儒學思想史上,都有著無可估量的意義!

     政德與事功 陽明肯定孔子的“為政以德”,他認為做事在得人,事業必靠有德之人去積極推行。他下力氣在基層興教化,美風俗。他批評當時的風俗,“爭功利而薄忠信,貴進取而賤廉潔”,認為長此下去,必釀成禍患。
陽明堅持儒家的寬政主張,以佚道使民,強調官員要從老百姓的利益出發,雖勞不怨。他勤政守職,視民如傷,治廬陵時,辟城中火巷,絕鎮守橫徵,制定了一系列規章制度。

     整頓吏治,是他治理地方的措施之一。關於權力,他認為,權為天下利害所繫,小人竊之以成其惡,君子用之以濟其善。君子欲濟天下之難,不能不操之以權,但君子用權,必由其道。那就是:以至誠之心立德,扶植愛護良善;昭示不可奪去的氣節操守,引導下屬走正路。慎重地對待權,用好權,在用人上,在心態上,“坦然為之,下以上之;退然為之,後以先之。是以功蓋天下而莫之嫉,善利萬物而莫與爭。”這裡用老子“不爭”的思想,調節心靈。足見懲治腐敗,一靠制度,二靠良知,一內一外相互作用。

     陽明是書生,但不是無用的書生,他有書生本色,同時又是馬上之英雄,領兵打仗的統帥。他叱吒三軍,是曠世罕見的大豪傑!真正的儒家都是內聖修己與外王事功兩方面同時並重的。他一生的事功,被譽為“三百年事功第一”。最為人津津樂道的,叫作“三徵”,即征南贛、徵寧王、徵思田。終日勞累誘發了王陽明的肺病頑疾,遺言留下:“此心光明,亦復何言!”此心,就是良知。陽明終年57歲。

熱點
掃一掃
掃一掃,用手機繼續閱讀!
央視網新聞移動端
央視新聞客戶端iPhone
央視新聞移動看!
CBox移動客戶端
下載到桌面,觀看更方便!
860010-1105010100
1 1 1